3種獎勵方式:集點、讚美與啟發動機 這樣做更有效!

獎勵方式1:集點

友緣基金會資深社工員楊淑芬提醒,集點用在年幼孩子建立正向行為效果很好,但若是沒有轉化為內在動機,當獎勵撤掉時,孩子的行為又恢復原狀。

在方法使用上,集點必須掌握幾個原則:

行為目標要具體可行,年紀愈小要愈快回饋、目標愈簡單。例如希望一個每堂課都起來走動的孩子好好坐著上課,一開始的目標可能要訂「一天累計有三堂課好好坐著」就獎勵,做到了之後難度提高到「一整天都好好坐在位置上」才獎勵。

當行為慢慢建立,強調他的內在成就感,並漸漸把外在獎勵物拿掉。例如要養成孩子洗碗的習慣,每洗一次集一點,每次洗完除了點數,不要忘記口頭讚美他的貢獻:「你幫媽媽把碗洗完了,媽媽可以少做一件家事。」降低獎勵的物質化,用陪伴來滿足,並在習慣養成後告訴他:「媽媽相信你們不用集點,可以自動自發幫忙分攤家事。」撤掉外在獎勵。

著眼孩子學到的能力,常問「你怎麼做到的」。台北市寶血幼兒園園長、育有兩男一女的何翩翩說,園所鮮少用集點建立孩子正向行為,就算少數老師使用,也會在孩子集到的點數後面加上文字說明,讓孩子可以看見自己努力的「痕跡」。

獎賞物不一定是吃或玩,讓孩子有決定權更迷人。例如:可以開關燈、決定週末早餐吃什麼。

獎勵方式2:讚美

李坤珊後來發現反省,她的讚美讓小諦沒有信心,因為小諦認為:「既然是最好的『a』,那我以前寫的,其實全部都很差!只要我不再寫,我的表現就不會讓大家失望!」

過去,我們以為讚美是培養孩子自尊與自信的教養靈藥,事實是,誤用的讚美反而會成為教養毒藥。

孩子在乎成人的愛,想被重視,因此力求好表現以贏得讚美。要小心的是,我們的讚美中常隱含了成人的評價與期待,有時候不但不會為孩子帶來喜悅與激勵,反而會在未能夠獲得讚美時,產生不安與挫折,使孩子放棄努力。

四要二不,避免危險讚美

即便讚美裡有危險,但是運用得宜,仍是培養孩子自信與能力的好方法。

要具體、言之有物。尤其在行為建立初期,不要說「你好棒」,改以「你已經會自己穿鞋好棒」,具體行為描述。

要讚美孩子的努力。李坤珊在小諦有一天不是很有信心的寫下第一個「a」時,指著字母的圓弧形部位說:「我可以看得出來,你很努力的轉彎,我寫給你看,你以前的圓弧度是這樣轉,現在是這樣!現在會寫得這麼圓,是因為你一直練習,很努力的練習呀!」

親職專家魏瑋志(澤爸)分享,家中兩兄妹常常吵到打起來。有一次,他看見兄妹倆又在吵架,哥哥很生氣,手緊握拳頭,很想打妹妹但試圖忍耐,即便後來還是大吵大哭,魏瑋志還是過去抱住兒子並稱讚他:「即使你那麼生氣,還是願意忍耐沒有動手。」

要持續、及時。孩子行為建立後,也不忘要繼續肯定。我們常在行為建立的初期讚美孩子,但是當行為建立之後就覺得一切理所當然,當孩子的正向行為無法得到父母注意,他可能就會用負向行為引起關注。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高正德提醒,在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就會出現,當弟弟記得把椅子靠回去,爸爸讚美:「你好棒會推椅子了。」哥哥用力摔椅子:「這有什麼了不起!」高正德建議父母可以多肯定哥哥:「哥哥很多事都會自己做了,謝謝你幫爸爸的忙。」

要讚美已經完成的行為。親職專家李顯文在《高效能父母學》中提醒,任何孩子沒有做出來的事,父母若把他說出來,那只是父母期待,不是對孩子的鼓勵,像是「我對你有信心,你一定可以考出好成績」或是「這一點也不困難,你一定可以做好的」,當孩子為即將發生的事擔憂時,聽到這一類的話只會感受到壓力,或是覺得父母想用好聽的話來控制他,並不會促使孩子真正想去做。

不要拿讚美來評價孩子。例如「這次比賽,你拿下全台冠軍,我真以你為榮!」或是「這次考了九十五分真棒,如果可以考一百分就更完美了!」這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壓力。

不要拿讚美來和他人比較。不要做「你比姊姊還要棒!」以及「恭喜你當上副班長,如果能像哥哥一樣當班長會更好。」這類比較,但是可以透過讚美,比較孩子現在比過去做得好的部分。

讚美的原則大同小異,卻必須因孩子的年紀而調整。《危險的讚美》一書提醒,當孩子步入青少年,已經可以從客觀角度來評斷自我能力時,當他明明表現不佳卻還用:「你真棒,好了不起!」這種過度包裝的讚美,反而讓他有被冷嘲熱諷的感覺。太頻繁、太瑣碎的讚美有時也讓他們覺得父母過度干涉。

簡單明瞭、偶一為之的口頭讚美是比較適合青少年的。有時也不一定要言語,微笑、輕拍、擁抱等「沉默的讚美」,或者是真誠的跟孩子說謝謝,都是很好的讚美。

李顯文提醒,讚美不應該是控制孩子的工具,而是教養態度:做為孩子的一面鏡子,將你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優點、天賦及努力上,並將你看到他的好回饋給他。孩子在充滿正向能量的家庭氛圍中,能夠感受你的愛,會回報以更正面的回應。

獎勵方式3:啟發動機

期待孩子熱情、忘我投入一件事,外在獎勵已不足夠,需要的是複雜的內在激勵,也就是啟發動機。

陳老師剛到私中任教英文時,面對的是一整班鮮少考及格的學生,她降低考試難度、允許學生重考,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拿到一百分考卷,並且一個個家訪,在家長驚訝的眼神中說明孩子的努力。學期中,她告訴學生:「校長知道我們很努力,他說如果達約定標準,給我們『特權』,上課時間可坐校車去看電影。」「怎麼可能!」學生驚呼。陳老師說:「所以我們要訂一個不可能的目標。」故事的結局是,這班學生沒有考到那個「不可能的目標」,陳老師還是請學生看電影。重要的是,這個學期下來,這群曾把英文視為魔鬼的學生,慢慢愛上學英文。

陳老師了解孩子的需求,創造孩子的新經驗,喚起他們對學習的信心。讓孩子願意學英文且樂此不疲的,不是那場電影,而是內在「我可以學好英文」的經驗與信心。

《動機,單純的力量》也提供了幾個找到啟動動機的方法:

自己做成績單。在學期初寫下各科學習目標,並在期末製作成績單,自己給分數、寫評語。

協助孩子看見事情的全貌。和孩子討論:為什麼要學這個?和我置身的世界有何關聯?並帶他們把所學的東西用出來。

讓學生變老師。給他機會將所學的東西教會你。

分類: 親師溝通。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