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陳坤厚導演6年多來的熱情邀約,食養山房的禪食讓「新魯冰花」歷久彌新

    attachments/201408/7667203529.jpg2014.8.5搭高鐵台北往返,只為應陳坤厚導演6年多來的熱情邀約,那是深藏多年一份真摯、承諾、懷念、相惜的歷久彌新的友誼。

    從「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結緣後,陳導每年都誠摯邀約樹人國小的同仁和蔡瑞頒醫師到臺北一遊,他說有一處很特別的山房餐飲,位處臺北空靈的郊區,有慢食的禪味,希望和我們分享。從2008邀約到2014,那山房也從陽明山搬到汐止,我也從樹人國小轉任到新營國小。

    陳導每年都熱邀,每年不是這個有事、就是那個沒空。2年前,總算邀齊(同行有劉裕承校長夫婦、鴻滄老師、童星吳浚愷母女、臺北吳木昆博士夫婦等)到苗栗小江(攝影師江申豐)的老家參觀他的自然農耕和走訪苗栗那群隱士般的陶藝家,那是陳導在苗栗拍攝《幸福三角地》熟識的人和地。那次回來觸動我回老家嘗試自然農耕的想法,終於在今年初在機緣巧合和菁寮國小李榮宗老師合作撩下去種田。

    今年早在五、六月時陳導就說好要等明漢派任校長後一起到臺北慶祝,可惜明漢一時不順利,心想今年大概就又去不了臺北了,不意陳導力邀,一句「趁我還能跑能走時趕快上來吧!」讓大家無從拒絕,原本決定7月底的日子又讓颱風攪局延到85日,真是好事多磨。一大早,裕承校長、鴻滄、尚祐、誌陽和我就搭著高鐵,9點多就到了臺北,陳導拄著拐杖早在高鐵出口處等我們,即使不良於行,也貼心的為我們購妥捷運的代幣,引領我們出臺北火車站attachments/201408/3373262713.jpg,淑真姐還抱著病軀特地開車到臺北火車站接送我們,令人感動。在臺北的吳木崑博士夫婦也開車接應,兩輛車就這樣朝汐止的山區長驅直入,從臺南到氤氳的臺北火車站,再從火車站遠離塵囂,細雨始終纏繞著我們,讓食養山房的這一餐更添浪漫的氣氛。

    反正山路繞了再繞,在幽靜處下了車,進了充滿禪味的茶房,才知用餐和泡茶的地方不一樣,陳導要我們先領略「食養」的茶道,第一次被要求喝茶前要先在山澗前打坐,感覺新鮮有趣,約莫10分鐘,空山新雨,雖還不到秋天,但詩意和禪意已湧上心頭。樹人的茶博士尚祐對於食養山房的普洱茶點頭讚許,我雖品不出什麼茶味,但用山泉沖泡的茶的確潤喉爽口,連喝好幾杯。在品茶期間,才知道陳導和食養的老闆結識超過20年,陳導說老闆在陽明山開業時,就被他這種慢食加禪味的餐飲氣息吸引,跟到現在,所以食養上上下下的夥計們無不認識陳導,聽中午才到食養會合的臺北好友李益說,食養山房生意特好,很難預定,通常必須早一、二月前就得預定,臨時要來根本沒有空位,看來陳導在食養是有一些「惡勢力」。

   attachments/201408/2670512390.jpg餐廳在茶房的下方不遠,素雅脫俗的廳舍,藍黑的屋瓦、明亮的落地窗,塌塌米上的長桌,如禪房般的餐廳一開始就讓人對午餐這回事認真期待起來,最耐人尋味的是沒有菜單,不用點菜,他上什麼我們就吃什麼,這很對我的味,每次上餐館,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點菜,那對我來講簡直是種折磨,我就喜歡這種不用點菜的餐廳。儘管不用點菜,但每一道菜卻都精緻可口,陳導說老闆非常重養生,所有的食材不僅新鮮,必須是有機、自然農耕的。一道一道的食物串起一個個的故事、一段段友誼、一窩窩感動、一丁點了悟,滑過喉頭,卻上心頭,從山吃到海,從天雨吃到歇晴,從正午吃到黃昏,真是山中無日月,希望能永遠定格在這裡多好。

    一行人吃的回味無窮,一直到現在,仍然難忘臺北汐止食養山房的那一餐,感謝陳導在我們的人生刻下那幅美麗的版畫。

附錄:

  • 當陳坤厚碰到吳鴻滄

「同類」會吸引「同類」,因此當你腦中出現一個思想,也會吸引其他同類的思想過來……你就是一個能量的磁鐵,因此你可以像電一般,讓所有事物隨著你而「活化」,而你也可以隨著你想要的事物來「活化」自己。

                    朗達‧拜恩(Rhonda Byrne)《秘密》

裁併校的風波讓大家體認到學校在教學上必須更加精進,同仁們興起報名挑戰教學卓越獎的鬥志,大家想到「讓版畫印滿燦爛的童年」的主題,分工合作,組成「版畫-SHE」團隊,以吳鴻滄老師為首,當時的行政人員王正文主任、陳幸梅主任、黃明漢組長和我是團員,以「我們都曾經被『魯冰花』這齣電影感動過」為前言,陳述我們在偏鄉小校推動美術教育的心路歷程,並設計版畫教學課程,再配合東棟教室的整建成果,信心滿滿的先參加臺南縣的初選,初選過後才能參加教育部的複選,全國特優的頒發「金質獎」。

沒想到在初選時,得到全縣第二名,沒有取得參加全國賽的資格,團隊雖然覺得遺憾,但大家沒有氣餒,決定2007年再戰。2007年,我們這個團隊再度以版畫教學為主題,重新撰寫「釋FUN版畫 」的方案參加教學卓越獎的臺南縣初賽,這一次大家把可能遭遇的問題和缺點一一修正,準備得更充分,還加上創意偶戲的前奏,志在必得。不意在評審詰問時間時遭到一位郭姓女評審的惡意攻訐,他認為我們的版畫教學只重比賽成績,欠缺快樂學習,講了許多不利我們的觀點,試圖影響其他評審,整整5分鐘都她在講,照規定我們必須回應,但她把時間佔了,鈴聲一響,時間到,鴻滄老師已經氣到忍不住,搶過麥克風要講話,主辦單位示意時間到不能講,但他說:「其他指控我都可以忍受,但是那位評審說我們的版畫教學學生沒有快樂學習,我一定要反駁,不然就是默認……我…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跟妳保證,我最在意的就是快樂學習,快樂畫圖是我教學最大的原則……你又沒有來我們的學校看我的教學,你怎麼可以這樣講?我非常非常歡迎你來參觀指教……」吳老師因為激動,話說得斷斷續續,控制時間的那位工作人員一直按鈴,示意他不能再講,我也拉著他,怕他情緒失控,他只好悻悻然放下麥克風。我們一直想不透這位女評審為何要如此不留情面的批評我們?後來成績揭曉,我們只是優等,再次沒有取得參加全國賽的資格。

這個事件讓我們在學校的茶餘飯後的談話間有了新話題,老師們都站在維護學校的立場,為這次的教學卓越獎受挫抱不平,我當然也很不平,但還得安慰大家,勸大家不要把比賽的得失看得太重,最鬱卒的當然還是鴻滄老師,每次說到那個評審的話,還氣呼呼的直說:「這輩子還沒受到這樣大的侮辱!」

有天,中國時報的洪榮志記者來學校,最近才得知,他原本是中國時報臺南市的特派員,因報社裁員和調整職務,暫時被「貶」到臺南縣的北陲。他聽到同仁們的怨訴,許是同為「天涯淪落人」的同理心共鳴,他對我們的參加比賽落敗的教學方案有了興趣,翻了翻,他說想作一個鴻滄老師的專訪。專訪沒多久就刊出,竟然是在2007524A12的全國版上,而不是在地方版,標題:師法魯冰花,吳鴻滄偏遠學校培育小畫家。

二十年前,剛從師專美勞組畢業的吳鴻滄,受到電影「魯冰花」的感動,立志到偏遠學校發掘「古阿明」。經過一番轉折,4年多前他來到了只有65名學生的後壁鄉樹人國小,果然教出了廿多位的「古阿明」。

洪記者在報導中提到吳鴻滄老師曾經在南投原住民學校服務,可惜只1年便調往臺北新莊的大學校,到偏鄉服務的壯志有了些遺憾:

「那一年,過的相當快樂。」吳鴻滄經常帶著山上原住民小朋友,在溪邊、田野及樹下作畫。孩子們的樸實、純真,不僅呈現在充滿童趣的畫作上,也深深感染他的心靈。可惜的是,深山不利吳鴻滄在藝術領域上的進修,他在人和教了一年,請調到臺北縣新莊市民安國小服務,而在人和國小期間,也因時間太短,自然沒教出「古阿明」來,這也成為吳鴻滄心中的遺憾。   

同仁們也是看了這個報導才知道鴻滄老師這段南投偏鄉小校服務的過往。現在來到樹人國小,美術教學開花結果,學生終於得到世界兒童畫展特優:

五年多前……吳鴻滄也順利請調到只有65名學生的後壁鄉樹人國小,展開人生另一段奇妙旅程……擅長版畫、繪本、藏書票的他,除了傳統的水彩教學外,還逐步教導小朋友進入版畫、繪本的世界,開啟他們的藝術視野。沒想到,新素材果然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並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在吳鴻滄的指導下,4年多來樹人國小的小朋友得獎無數,成績輝煌。除了學生洪子棋、魏子庭得到世界兒童畫展特優獎外,舉凡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臺南縣美展,樹人的作品更經常名列前矛。以今年為例,樹人國小12件入圍全國美展作品中,共有6件獲獎。   

報導引用吳老師的話強調:教美術絕對不是為了獲獎,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繪畫的興趣:

不過,吳鴻滄也強調,「教美術,重要的絕對不是會了獲獎,而是培養孩子畫畫的興趣。」所以,他一向鼓勵孩子在畫作上表現出自己的個性,不要求他們追求技法,「維持孩子的興趣很重要」。

報導引起很大的迴響,「沒什麼,我只是在盡該盡的責任罷了!」面對褒揚之詞,他總是這樣靦腆以對。報導刊出後不久,某個星期三,鴻滄老師突然跟我說,有位拍電影的導演說看了洪記者的報導,想重拍魯冰花電影,要來學校拜訪他,他怕是詐騙集團,要我陪他鑑定一下,我問他那導演的名字,說是「陳坤厚」,天啊!那是很有名的老牌導演,我反問鴻滄老師:「你沒聽過陳坤厚?」,鴻滄老師說:「聽過是聽過,但是沒見過面,怎知道是真是假?」,我說:「別擔心,如果是詐騙集團,不會親自來拜訪,也不用這麼費周章,陳大導演要來,我當然要留下來招待迎接。」

星期三下午,學生都放學了,學校顯得更加幽靜,我和鴻滄、幹事鍾尚祐在校長室泡茶,恭候陳導的大駕,2點左右,他們依約準時到達,一輛車下來共4人,前頭一位雖有些年紀,但身材頤長、瘦矍,頭微禿,著七分卡其短褲、黑色T恤和簡單的球鞋,一派輕鬆自然的裝扮,我想那就是陳導了,我和鴻滄老師連忙趨前歡迎,果然,他也很熱絡、很客氣的直說打擾了,想不到大師風範竟是這麼輕鬆自然!

和他一起來的有美術指導徐國賢、劇組許淑真等,拍電影的事顯然他們是認真的。

「其實,我很早就買了『魯冰花』的電影版權,一直擱著沒拍的原因是因為在現實世界裡始終找不到小說中那相對應的學校和老師。」陳導說話清細、直接明白,肢體動作豐富,親切自然。「直到我看到中國時報洪記者的報導後,馬上燃起我的重拍這部片的希望。」

「但是,『魯冰花』電影已經拍過了,重拍風險很大呢?」我提醒陳導。

「基本上我想重拍『魯冰花』和楊國立導演已經拍過的魯冰花基調是不一樣,故事雖然差不多,但以前拍的是一個悲情,我要拍的是兒童美術教育,拍一部關於臺灣兒童美術教育的電影一直是我多年來的夢想。」

對於陳導這樣的成就和年紀,竟然會想去拍攝有關兒童美術教育題材的電影,不禁讓我油生敬意。

「臺灣一直沒有好好去處理過這樣的題材……」陳導意猶未盡,「拍這類電影非常需要在現實世界中有相對應的學校和老師,譬如拍這樣的電影就需要大量的學生美術作品,所以我們看到報導說有這樣的老師,有這樣的學校,很高興,就連絡了。

    「其實,我們籌備很久了,就一直在等這個。」劇組淑真接著說,「劇本的部分我們已經請人寫,有很多關於教育專業細節部分到時可能需要校長和老師們的指教。」

    「可不可以請吳老師帶我們參觀他的美術教室,如果有學生作品也順便觀賞一下。」美術指導徐國賢說。

    「電影中的背景學校是在70年代,不能太新,我們也一直在物色其他適合的學校。」許淑真說。

聽到他們也在物色其他學校,我有點緊張,我真的希望他們就這樣決定到我們學校來拍,因為經過裁併校風波後,學校需要曝光,學校需要廣告,而有電影到學校來拍,無疑是最大的廣告。

「這樣吧,如果你們決定要拍這部戲,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跟各位打包票,學校全力配合,美術方面的指導和學生作品也全力支援,吳老師你那邊如何?」我想辦法要說服他們就選我們學校好了,不用作其他考慮,但吳老師部分我不能幫他決定,得他同意才行,因為答應了,幫忙拍電影的後續事宜是相當繁重的。

「只要校長點頭,我這邊沒問題。」凡是對學校有益的事,鴻滄老師從不拒絕。照陳導對他的器重,拍電影的事若真攬下來,他有得忙的。

    「這部戲在學校的景是相當重,所以拍攝時間很長,可能會影響學生上課,這方面學校能配合嗎?」國賢提到很關鍵的問題。

    「如果你們能將拍攝學校的時間集中在寒暑假,我想沒問題,這種體驗也相當難得,學生可以趁這個機會觀摩拍電影是怎麼一回事。」我盡量將問題排除,讓他們無後顧之憂。

    OK,如果這樣,我們今天算是有很大的共識,下一次我會找攝影師來勘景,真的感謝校長和吳老師。」陳導說。

    接著,我們就到位於東棟舊教室中美勞教室去參觀,鴻滄老師把他準備好的學生作品一一攤開,陳導他們眼睛一亮,對於我們這樣的小校的學生,竟然能揮灑出這麼多美麗的作品,不禁有驚艷的感覺。

    不久後,陳導真的帶著他的高足攝影師江申豐來勘景(陳導說他自己是從攝影師出身),年底時終於決定到本校來拍攝「新魯冰花」(暫名),我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師生們都很興奮。

國賢後來說(經過拍片的歷程,我們學校的同仁和陳導、淑真姐、國賢、申豐、編劇靜慧等都成了好朋友,他們如果到南部來,都不忘到樹人國小來坐坐),當初樹人國小的校景並非是最理想的選擇,但是陳導很關懷樹人被裁併的問題,而且樹人國小裡的「人」最OK,他們認為人比較重要,所以最終決定還是選擇樹人國小。

  • 「新魯冰花」寒假開拍

    經過許多次的勘景和磋商,包括到鹽水鄭外科、白河大仙寺商洽場勘,2008116日,學校甫放假,「新魯冰花」的道劇佈景組就先到學校佈置,所有遊戲器材要漆上「紅、藍、白」的國旗顏色,因為早期的學校的遊戲器材就是這般。再來就是要搭建隔天(17日)要拍的升旗大場面的景的司令臺,要了取鏡的角度,導演和攝影師要求必須在學校操場南面的三棵老芒果樹下搭建臨時司令臺,副導兼道具美術組的徐國賢下午到了學校,一群人在細雨中搶工搭建,直到快天亮才完工,這種使命必達的精神令我敬佩,國賢直說他們經常這樣,導演要摘天上的仙桃,他們也得想辦法摘來給他。

為了拍17日的大景,因為劇中的學校是個約兩百人的中型小學,我們全校學生才60多人,所以國賢早就到附近的安溪國小去商借約100名學生來當臨時演員,那天一大早,所有學生都換上劇中的制服男生黃色卡其衣褲和紅色長帽、女生黃色上衣卡其、藍色長褲和紅色圓帽。我很早就到學校,哇!原來拍電影還真勞師動眾,攝影組、燈光組、化妝組、道具組、電機組、場務組等等,學校頓時擠滿了人,當然還有許多聽到消息來看熱鬧的村民和鄰近社區的人,多年來,孤寂的樹人國小恐怕不曾這麼熱鬧過。

17日早上,所有工作團隊和接到通告的演員紛紛進駐樹人國小,夜裡還在下的雨,清晨時刻都停了,我跟陳導講,老天一向很眷顧樹人國小,凡事都能逢凶化吉。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這部片有哪些大咖的演員,還有她們什麼時候會來學校拍戲,女主角是最近在本土劇竄紅的「周幼婷」,男主角陳導大膽啟用新人「陳至愷」,演「古阿明」的童星是「吳浚愷」(所以私底下導演們都用「大愷」稱陳至愷,「小愷」稱吳浚愷),其他演員還有飾演古阿明阿嬤的江青霞、飾演爸爸的英雄等,還有來自大陸的演員高峰。全校學生統統入鏡,而且還挑出20多位演古阿明的同學,並由導演精挑出李雅幸、李雅萱、張十墉、陳庭嘉、林俊霖、林冠良、蘇嘉琳、魏意霖和蔡瑞頒醫師的兩個孩子蔡宗翰、蔡宗哲等參與鏡頭比較多的主角古阿明的美術班同學。

    萬事皆備,就等陳導喊「開麥啦」,卻發生一段令陳導相當不快的插曲,飾演古阿明的小愷的頭髮被剪短了,無法和已經在大陸拍好的部分連戲,陳導火冒三丈,破口大罵,「誰剪掉的誰負責!」讓人見識導演的權威與殺氣。也難怪,聽說為了彌補這個「小」錯誤,製作單位必須再從臺北請植髮專家飛速南下,重新調整拍戲的場次,增加預算、延宕拍戲時程所增加的成本無法估計。這個事件,著實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團隊中任何一個小螺絲都不能鬆懈,否則小小的失誤將可能釀成無法收拾的大災難。

    許多老師們被導演挑中參加戲中教職員的戲份,連鴻滄老師陳導都特別給他設計一個翹首的背影鏡頭,至於校長我嘛,陳導後來很認真的跟我說,他確實想盡辦法想找個角色讓我能入鏡,找來找去就是塞不進去,他說他劇中的校長要稍老、瘦點,我不適合,扮工友掃地又覺得委屈我,我看起來有點兇,但這齣戲又沒有壞人,喬來喬去,就是沒有適當的角色。我說沒關係,但有一個請求,希望劇中的學校校名直截了當用「樹人國小」好了,陳導欣然同意,他知道我們曾經面臨裁併校,只要對樹人宣傳有幫助的,他都願意配合。

媒體對於新魯冰花到本校取鏡拍片也高度關注,17日起便雲集到本校,陳導本行事低調的人,為了讓本校有宣傳效應,特別撥空讓媒體採訪。18日各大報地方版紛紛大篇幅報導。

2008124日,聯合報影劇版刊出項貽斐記者對陳導演和鴻滄老師的專訪,題為:「當年效法魯冰花,20年後變主角」,一個偏鄉小學的老師能攻佔影劇版,實屬罕見,那陣子吳老師成了師生們的偶像。   

20年前一部電影「魯冰花」讓剛從師專畢業的美術老師吳鴻滄深受感動,立志赴偏遠地區教兒童繪畫。20年後電影「新魯冰花」開拍,吳鴻滄竟成新版故事主角的原型,將他從事兒童美術教育20年的心得全盤托出,不但讓導演陳坤厚找到新的施力點,也讓片中演老師的新演員陳至愷深受感動。   

項記者指出吳老師致力發展學校美術特色,讓學校免於被裁併,並成為陳坤厚導演的重拍魯冰花的施力點:

從以往約6000人的大學校,到現在只有60人左右的小學校,人數與資源落差雖大,但在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吳鴻滄不但有了原先廢棄的光復初期舊校舍整修好的典雅美術教室,讓小朋友有揮灑創作繪畫空間,更讓全校65位學生裡有一半左右都得過全縣美術獎。

原本因人數不足瀕臨廢校邊緣的鄉下迷你小學,因吳鴻滄的努力逃過廢校的命運,這個故事後來輾轉讓導演陳坤厚得知,因想重拍「新魯冰花」,在他們的身上找到新的施力點,去年9月親自到臺南拜訪吳鴻滄。

    「新魯冰花」因有吳老師的親身經歷與樹人國小的兒童畫作後盾,陳導演對拍攝的品質和進度相當有信心:

新版「新魯冰花」以1970年代的臺灣為背景,描述年輕美術老師郭雲天(陳至愷飾演)到偏遠茶鄉小學教書,與具繪畫天分的男孩古阿明(吳浚愷飾演)產生感人的師生情,但因吳鴻滄的親身經歷,讓影片的美術老師角色更立體,有更深刻的美學教育理念。為了讓陳至愷更了解美術教育和他的心路歷程,吳鴻滄特別送他十幾本書……導演陳坤厚說,有了樹人國小這所以美術出名的學校當後盾,兒童畫要幾幅、有幾幅,而且每幅都有特色。

    接下來拍片的進度相當順利,每天我和吳老師都會在8點以前到學校,除了關切拍片的進行,隨時給予支援,也注意學生參與拍片的情況與反應,吳老師應導演要求,隨候在鏡頭旁,有關繪畫的場景都要他提供意見,而我得隨時接待慕名來參觀的外賓。除了大場景的操場和東棟教室外,校長室、一年級、五年級教室都被選作拍片場景,尤其五年級教室要改作劇中的辦公室,桌椅的更動、道具的陳設和燈光的裝置,看起來非常費時費力的工作,道具組竟然一個下午就搞定,效率之高令人咋舌。我大部分在校長室,工作人員一有空就會上來哈個茶,陳導都得等收工後才能來喝個茶歇息。午餐都是他們準備,晚上他們就回新營君館旅社住宿。大家相處融洽,由於我們教職員很多都住新營,陳導、國賢副導、淑真姐、編劇靜慧(陳導女兒)、攝影江申豐等會輪流到我和鴻滄家坐坐,他們對新營幾家餐館的料理頗讚賞,我和鴻滄老師還被他們邀約吃了幾餐。

    學生也漸漸了解拍攝電影的過程和辛苦,大家逐漸習慣陳導的「action」,但是職業演員經常讓陳導開罵,讓同學們終於明白原來明星的背後都得經過這麼辛苦的磨練,而同一個鏡頭必須反覆的拍攝,也讓有些同學有些不耐煩。而陳導對於他們這些小蘿蔔頭卻相當客氣溫和,還經常逗弄他們,讓氣氛輕鬆,捕捉最自然可愛的鏡頭,他還設計許多繪畫場景,帶出小孩子快樂畫圖的情境,讓作品充分展現,他很執著要把兒童繪畫的純真和感覺拍出,底片毫不吝惜的一直拍,卻也燒掉不少錢,杜製片眉頭深鎖。

    寒假就在「新魯冰花」的拍攝中過去,小朋友有了新體驗,魏意霖將參與拍片的心得寫成〈我在電影「新魯冰花」中軋一角〉一文,參加天下雜誌希望閱讀小作家網路作文比賽,榮獲全國優等,還獲得免費到臺北21夜的知性之旅,她的文章這樣寫:

我曾經夢想當明星,沒想到在寒假中我真的成了小明星,真的哦……寒假中大部份的時間都在鏡頭前聽導演的命令擺pose,終於體會到當明星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呢!我最佩服道具組,他們宛如魔術師一般,短短的時間內就把學校的自然教室變成片中的美術班教室。在導演一連串的「action」、「開麥拉」、「卡」聲中,我們必須做出導演要求的動作和表情,導演稍有不滿意就得NG,有時候一個鏡頭重拍十幾次,你還不能喊累呢!因為導演比你更不高興,已經怒眉橫豎,火山就將要爆發了……學校的戲殺青後,導演買了蛋糕請大家吃,導演已經70多歲了,他說:感謝各位小朋友,你們演的比職業演員還要自然、還要好。聽到導演的鼓勵,十幾天來的辛苦頓時都化為甜美的回憶。回家後,我捨不得把還穿在身上的戲服〈卡其上衣、藍色褲子〉換掉,穿著它們進入甜蜜的夢鄉。

    除夕前,戲算殺青,陳導他們收工回臺北,大家依依不捨道別,期待他們後製作能加快,趕快上映。後來他們通知,電影名稱改為「孩子的天空--新魯冰花」。

  • 「新魯冰花」首映

    2008年初就已殺青的「新魯冰花」,原本傳聞要趕在2008年的兒童節上映,隨著時間的逼近,最後大家的期待落空,只依稀聽國賢說後製作陳導要求很高,配樂改來改去,最後找陳揚合作,還有動畫部分聽說也不是很順利,當然杜製片更著急了。2008年暑假,拍出正港臺灣味的「海角七號」開出國片票房長紅,成了暑假最夯的電影,魏德聖導演一砲而紅,而拍片現場的恆春和墾丁,頓時成了熱門景點,為低迷很久的國片注了一記強心劑。那時我和同仁們就在想,如果「新魯冰花」也能像海角七號這般紅,即使有它一半紅就可以,那樹人國小可就……大家有一點興奮,也有一絲憂心。期間曾聽聞陳導在2008年的6月間在臺北電影節放映過該片的片花,引起注目。

一直到2009年初,陳導忽然來電,說檔期已排定在2009年的兒童節前的43日,臺北信義威秀影城首映會定在330日(星期一),另外安排臺南的首映會。

我們最期待的還是在學校的首映會,因為當初陳導有構想要在本校辦首映會招待幫忙拍片的同仁、同學和家長們,代理商華映娛樂有限公司認為和縣政府合作辦理首映會,對影片的宣傳比較有幫助,於是積極聯繫。3月初,學校附近的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正在辦理2009年國際蘭展,我和陳導約好在開幕式時和當時的蘇煥智縣長當面談首映的事,蘇縣長聽後相當重視並願意促成,命當時的新聞處長田玲瑚全權處理,最後敲定在新營文化中心的演藝廳辦理首映會,由縣府贊助部分電影票,免費招待該年度模範兒童及我們學校師生、家長免費欣賞。於是臺南縣政府的首映分享會便敲定在331日(星期二)舉辦,並於44日星期六假期,由熱心教育公益人士(張兆榮等)贊助共2場次招待大新營附近的人士觀賞這部饒富教育意義的電影。

    縣府為了充分行銷臺南縣的產業和學校特色,特別將331日首映分享會的主題訂為「孩子的天空-蘭花的故鄉」,並囑意要本校的創意偶戲團作開場,指導老師蔡瑞頒醫師為了開場戲,精心設計了用布袋戲轉圓盤、耍棍和舞龍舞獅的特技,搭配中國節慶音樂「五聖佛」的配樂,熱鬧非凡,師生賣力演出,隨即炒熱首映會的熱鬧氣氛,樹人國小再次讓人刮目相看。當我們領著教職員工、學生、社區家長們魚貫進入文化中心的貴賓座時,受到特別的注目,在場來自全縣各地的模範生、教師和家長們紛紛鼓掌,那份榮耀讓許多老師和家長雙眼泛著淚光。

蘇縣長、後壁鄉李本源鄉長、賴美惠議員夫婦(賴美惠後來當選合併升格後的臺南市首任議長)、陳坤厚導演、教育處長王崑源(後來轉任臺南市參事)、文化處長葉澤山(後來擔任臺南市第一任文化局長)、演員陳至愷、周幼婷、吳浚愷等主持首映啟動儀式,縣長表達陳導他們到臺南縣取鏡拍電影的歡迎與感謝,並希望這部片子能比海角七號還紅,為臺南縣的產業和觀光帶來無限的商機與效益。陳導則感謝學校的幫忙和縣長的協助,特別要在現場的我和鴻滄老師站起來讓他致謝。此情此景,我感慨良多,回想2006年當初,學校若被裁併,便不會有今日的「孩子的天空-新魯冰花」。

    41日(星期三),華映公司也特別安排一場臺南戲院的首映會,地點就選在新光三越新天地的電影城的最大電影院1號廳,這次華映給學校好幾百張的招待券,讓我們多方邀請關心教育及關心樹人國小的人觀影,有一個人我們一定得邀請,那就是當初為吳鴻滄老師作專訪報導的中國時報洪榮志記者,他盛裝依約前來,再次見到他,感覺比以前更容光煥發。

「常常看到你在臺南市的報導,什麼時候再來學校坐坐,很感激你,一篇報導引來一齣電影,樹人國小永遠記住你的恩情。」我和吳鴻滄老師直向他感謝。

「你們有努力、有付出,才值得我們報導,我還要感謝你們讓我有題材可寫。」洪記者客氣的說。

還有鹽水楊外科診所(電影中搶救古阿明的醫院)的楊玄德醫師夫婦、蔡瑞頒醫師(電影中的判定古阿明沒救的醫師)、安溪國小張麗花校長和教職員工們,提供孩子拍片的校外的學生和家長們,再加上電影公司邀請的貴賓們,偌大的戲院滿滿是人,陳坤厚導演出席主持臺南的首映,他期待大家藉由這部片子,一起來關心臺灣兒童美術教育的問題。

至今,陳導在片中所設計的許多兒童繪畫鏡頭,如:郭雲天老師第一天上課要學生用畫畫出自己的名字、古阿明和林建鴻的龍虎鬥畫,大仙寺的寫生課,都讓我印象深刻,並深深感動,這些美術專業技術他在拍片時,都要鴻滄老師跟在身邊,隨時提供意見,所以拍得很有深度,也因為這樣,鴻滄老師也在該片發行上掛名繪畫指導。

吳鴻滄老師落實生活美育的執著、光明溫暖的人生哲學,與陳坤厚導演希望詮釋的新魯冰花精神不謀而合,於是邀請吳老師擔任影片的繪畫指導,而片中美術班的每個小演員,當然就是樹人國小的美術比賽常勝軍。2009330,中央社記者林靜、陳亦偉的報導)

而片中的國小名稱真的是「樹人國小」,陳導果然守信用,他讓樹人國小永遠存在電影中。參與演出的孩子的許多鏡頭,陳導都刻意保留,沒被刪剪,因為他和吳老師都深切明白,孩子可能這輩子就參與這麼一次拍電影,這些鏡頭和畫面對孩子而言彌足珍貴。

電影上映後,樹人打開知名度,校園內不時出現零星的遊客和參觀者,雖然沒有海角七號恆春的轟動,但越來越多人知道了樹人國小。尤其陳導屢次在受訪中,特別呼籲並關照本校能免被裁併問題,他關心樹人國小大於電影票房。

拍攝期間,《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獲得樹人國小全力支援,動員全校六十多名學生參與演出,所選擇的場景正是樹人國小古色古香的校舍。經過電影前置時期的深度溝通,加上歷經一個月拍攝的朝夕相處,陳坤厚導演深深為樹人國小所吸引,更深切體認小學校的辛苦,因為未滿六十人的學校將遭遇廢校命運。問導演對電影票房的期待時,得到一個非常意外的答案,因為導演關心樹人國小大於電影的票房:「如果票房可以帶動社會對樹人國小的注意,進而引發大家對美術教育的關心,那我會更高興」。2009330,中央社記者林靜、陳亦偉的報導)

儘管片子已經發行過了,陳導仍不時來電關心,如果有南下行程,也必抽空來學校走走聊聊,我們成了好朋友,而他答應在片子發行過後要給曾經支援拍片的同學壓個光碟送他們,前陣子利用回國期間拍新片子勘景南下時守信送來,令人感動,當同學們再看到一兩年前他們曾經參與的畫面,那種充滿美麗回憶的滿足表情讓我們感到欣慰。我跟學生說,參與拍電影是一種很難得的機緣,因為那個畫面將永遠存在。我們也為樹人國小這塊畫布再度添上動人的畫面與亮麗的色彩。

引用通告地址: 點擊獲取引用地址
評論: 12 | 引用: 0 | 閱讀: 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