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輝膠彩畫展正在新營文化中心展出 身心靈饗宴 值得去看
作者: 站長 日期: 2016-01-21 21:37
施金輝與膠彩畫 張溪南(節錄自臺南市文化局《北路煙雲172 從茄苳腳到關仔嶺》一書)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芙蓉埤畔的膠彩畫家施金輝讓芙蓉埤更加靈秀起來。
施金輝,生於民國50年(1961),年幼時就已展露繪畫天分,4歲即能在紙上畫出觀音像。雖然出身農家,總一身素淨,一顆充滿美感與優雅的心靈,一生致力追求唯美,夫人林穎英是他在後壁高中美術科時的同學,終生相知相惜相隨。服兵役時,因一場病致行走不便,但並未影響他對藝術的熱誠與追求,夫人穎英貼心的照顧讓他更能揮灑才華,創作一幅幅瑰麗中帶有幾分純樸且風格多變的膠彩畫。
施金輝的成名始於林玉山教授的發掘,林玉山早年曾與陳進、郭雪湖並列為「臺展三少年」,是國寶級膠彩畫大師。林教授乍見施金輝的膠彩畫作,大大讚譽,形容其畫風是「消逝已久的特殊技法並富涵真、善、美境界的文學意味」,林教授認為施金輝的膠彩畫無師自通、渾然天成,有極高的天分。
膠彩畫在臺灣的起源與發展 膠彩畫,又稱作重彩畫、岩彩畫、日本畫、東洋畫,用膠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與水調和後,作為顏料,可畫在紙、絹、木板或石壁上,歷久彌新,中國古代許多石窟壁畫便是膠彩畫成。 膠彩畫的歷史可遠溯到中國的早期的工筆彩畫,因色彩華麗,被稱作「丹青畫」,這種繪畫方式傳到日本,深受日本人喜愛,演變成為「大和繪」。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再輾轉傳入臺灣。民國後,全省美展將膠彩畫歸類到國畫組,後因許多國畫家認為膠彩畫實為日本畫,不應該歸類在國畫組,引發爭議。為了平息紛爭,全省美展遂將國畫部分為「第一部」(傳統水墨)與「第二部」(膠彩),分開評審,消弭爭端。 民國61年(1972)全省美展因日本與臺灣斷交無預警取消國畫第二部項目,以膠彩創作的評審委員也全數解聘,僅林之助留聘。民國66年(1977年)林之助教授有感於「東洋畫」名稱有濃厚的日本風,以材質定名,提出「膠彩畫」取代之。民國68年(1979),省展恢復國畫第二部的設置,71年(1982)國畫第二部改稱為「膠彩畫部」。民國74年(1985)東海大學美術系首開膠彩畫課程,臺灣膠彩畫的教育開始走入學院美術教育。 膠彩畫使用的膠質可由動物、植物提煉出來,中國古代唐朝張彥遠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中,記載了膠彩畫使用鹿膠、鰾膠、牛膠等作為媒材,但這些煉膠的方法在中國逐漸失傳,在日本則使用軟質、硬質鹿膠、鰾膠、牛膠、兔膠、粒膠、三千本膠等膠材。有鑑於膠的保存不易,現在市面有售處理過的罐裝膠,此產品的出現大大解決了膠的熬煮及保存的不便。 |
受到林玉山的肯定後,施金輝更加珍惜,創作愈趨勤奮。曾任臺南縣文化中心主任的吳樹南在2005年南瀛藝術家接力展施金輝膠彩畫作專輯《絕代風華、驚豔之美》的序文中稱:
他的膠彩畫點描纖細色彩豐富,人物落筆優美,花鳥生動恬靜;其作品廣為收藏家兢相典藏,除了深厚的素描與繪畫技巧外,就藝術極致表現而言,更重要的是他畫面的豐富想像力與幸福感染力。
而這個幸福感染力讓佛光山星雲大師有了感應,親自三度登門拜訪求畫,囑託他創作具莊嚴、慈悲、威德、智慧法向的百幅觀音,施金輝花了整整四年閉門創作,完成人間巨作,傳為藝壇美談。如今,施金輝的膠彩畫已成為收藏家競相典藏的的瑰寶。
以展示施金輝膠彩畫作的「空相美術館」已將興建落成,位處施金輝住處正南方、福安寺正後方,四樓高,想一睹大師膠彩畫作風采者可拭目以待。
民國103年(2014)7月,本書於一校期間,乍聞施金輝於7月5日晚間不幸失足落水溺於屋後芙蓉埤,世間痛失這位傑出畫家,藝文界人士無不扼腕哀慟。本書在介紹安溪寮部分就以另闢專文推介之,今卻徒留無限哀思。而空相美術館也可能因而延遲一年後舉辦追思展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