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國民與西國民
作者: 站長 日期: 2016-11-25 11:16
新營國小與新民國小是新營地區兩所歷史悠久的小學,新營國小於日大正6年(1917)從柳營國小分立而來,創校近百年;新民國小於日昭和17年(1942)自新營國小分立,創校已逾70,兩校大抵以今民權路為兩校學區分界。由於新營國小地處新營區東邊,學區涵蓋大宏里、永生里、民權里和中營里部分,舊時新營人俗稱「東國民」,東國民東國民,叫久了,當地人習慣用「銅管仔」的臺語諧音取代;新民國小因地處新營區西側,學區範圍很廣,有三仙里、民生里、民榮里、好平里、延平里、南興里、新北里、新南里和嘉芳里等,俗稱「西國民」,西國民西國民,和「錫管仔」 的臺語諧音相近,也就慣用了。
兩校雖有所淵源,但競合關係微妙,「銅」似較「錫」值錢,正也反映舊時兩校學生的出身,東國民學區因處公教區和商業圈,多半是公教人員或商賈、仕紳的子弟;西國民地處較偏的西側,多為農工階層的子弟。這樣先天不平衡的結構,造成兩校互不服輸的情結,尤其在民國四、五十的年代,尚未施行9年國民義務教育前,小學畢業還得考初中,兩校為了競考新營中學(今新營高中前身)明爭暗鬥,已成地方茶餘飯後的重大話題,這在阿盛〈藤條戰國〉 一文有極細膩、詼諧的刻劃。
阿盛記憶中,那時兩校各編有嘲諷對方的唸謠:
銅比錫值錢,銅罐學生因此有點「搖擺」,搖擺,走路搖搖擺擺,大剌剌的,往往對錫罐學生出口不遜,他們甚至編了一首諷刺謠:「錫罐啊,錫罐啊,錫罐啊摔一下,落土馬上破,無破也去一半。」這是有押韻的。為了不甘示怯,錫罐學生也編了一首反諷謠:「銅罐銅罐,無體無款,有仇報仇,有冤報冤,考試時陣看誰較高山。」 [2]
阿盛這段文字勾起兩校早期校友童年難忘的回憶,兩段唸謠都有押韻,唸起來順口好記,現在回頭來重溫這兩段當時互相吐槽的唸謠,已經不再那麼劍拔弩張,反而感到俏皮好玩。
阿盛唸的是「西國民」(新民國小),自認「歹命子,毋認輸」,只有在考初中時「見真章」,來突顯自身的價值,在那個貧富尚有階級之分的年代,升學「聯考」似乎是所有貧寒家庭子弟翻身出頭的唯一機會,所以當時不管貧、富,惡補升學幾乎是全民運動。
對於那個時代小學的惡補,阿盛筆下也有生動的描述:
蚊子叮,瞌蟲咬,小學生涯似乎沒完沒了。升上五年級,除了算不完的雞兔同籠問題、火車過山洞問題,還加強背書。五年級下學期,背書背得最多,因為老師認為初中聯考試題重點會是在五年級這部分的課文,我們日日讀、日日寫、日日背誦……背誦不全、錯誤,只有一個結果,挨打。老師的藤條是真正的藤條,那種不剝皮去青的藤條,再怎麼用力都打不斷的藤條,有的同學試過幾次,老師休息去了,我們自習,膽子大的同學跑到講台上,拿起藤條,用力折彎,折不斷就是折不斷。[3]
現在國小要升學考的時代早就過去了,9年國民義務教育後,有好長一段時間,小學生的惡補升格變成國中生的夢靨,高中聯考、大學聯考逼得許多學子喘不過氣來,但至少是大家公認最公平的升學方法,拚了三年,在聯考結束的那一天總算可以一了百了、大玩特玩。後來說聯考一試定終身不好,升學主義作祟讓大家搞惡補,一堆有識之士煞有介事推動教育大改革,改成基測、學測,結果弄得無法一試完畢,還得考第二次,甚至還準備一些言不由衷的面試資料、穿著新買的衣服到處去面試,申請學校就讀,簡直比惡補更折騰人。現在12年國教的問題鬧得沸沸揚揚,大家不免擔心,那些永無止境的教育的亂象即將又再往上提升到高中、大學了。
看來發生在西國民學生身上的,一定也同樣出現在東國民,只是東國民欠缺作家親身經驗的描述。關於西國民的舊環境記憶,阿盛在他〈倒數第一名畢業〉文章中也有描述,在他畢業那年—民國51年(1962),學校校門口是一排水泥屋,專供升學班使用,只建一層,頂端鋼筋外露很長,許是準備以後要加蓋。屋後有木麻黃林,應是日治末期創校時種植的。水泥屋之外,校舍全是舊的木造日式平房。由於那個時代家庭很少有浴室,所以當時新民國小校內還有一座大澡堂,分男女學生用,還強制每周得洗澡一次。
至於東國民的舊環境呢,民國101年底,該校出版了一本校史繪本—《東國民物語》,書中藉兩隻綠繡眼小鳥的視野及與老樹的對話,以生動、淺易的筆觸牽引出校園的老記憶和難忘的往事。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一張張素描淡彩的圖畫,柔美的色調、炫迷的光影,每一張躍然紙上的老校景彷彿有說不盡的故事和回憶。學校編輯小組認為了解過去是開創未來的動力,讓學生明白學校過去的歷史,是所有課程在地化、本土化的開始,也是閱讀教育的起點。
東國民與西國民,無疑是臺灣許多小學的縮影,藉著作家阿盛的懷舊筆觸,喚起潛藏在許多新營人心中的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