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好好玩!鄭麗君:推動文化體驗教育 讓學生自然而然融入藝術-分享中央社2018.5.28訊息
作者: 站長 日期: 2018-05-29 15:23

文化部與教育部共同推動「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此次特別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攜手合作在新營文化中心辦理體驗活動。文化部長鄭麗君、臺南市市長李孟諺、文化局長葉澤山都到場共襄盛舉。鄭麗君表示,文化部與教育部合作推動的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希望將文化資源帶入學校正規授課時數,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用更為感性的欣賞方式,「在既有的時間、特定的空間內,得到最好的教室」。透過計畫的合作,未來由文化部協助發展完成的體驗活動及內容,將鼓勵更多學校持續運用,學校選用體驗活動所需的經費,亦將由教育部協助支援,希望能持續讓更多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觸發對於藝術文化的感知。
文化部說,這次計畫的推動,結合了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學生,運用專業的劇場空間,為小學生設計體驗內容,一方面讓小學生經由簡單的戲劇活動,討論戲劇主題、認識劇場,另一方面也讓帶領的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增加經驗,成為文化工作者之儲備人才。這次的體驗內容包含劇場空間、劇場禮儀,及各種重要的劇場元素,包括透過實際舞台空間,讓學生實際體驗簡易的舞台設計,注意如何與劇本內容連結、關注觀眾觀看角度等;同時透過簡單的服裝設計,讓學生實際討論服裝與角色的關聯、演員演出的舒適度、與舞台風格如何搭配等細節。透過體驗內容的設計以及簡單的道具素材,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開始思考舞台,戲劇元素,也開始學習劇場團隊分工合作的方式。
此外,文化部推動前瞻計畫「文化生活圈」,希望透過擴充地方文化中心能量,逐步扮演在地驅動的角色,應用場館既有的資源,以教育推廣、在地扎根的概念培養更多的觀眾,成為在地文化生活之引領者。文化部不僅協助各縣市空間設備升級,也透過政策輔導逐步將過去以行政管理導向的場館,轉型導入「藝術專業治理」的理念。臺南市新營區、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四個縣市各自擁有地方型的藝文場館,看似橫跨了四個不同的行政區域,但以「地方生活圈」的概念,依循縱貫鐵路路線,以民眾的實際生活習慣與交通方式來看,這些藝文場館的距離與民眾其實不遠,因此,自105年開始,四個縣市串聯地方場館組成「雲嘉嘉營劇場連線」,共享了更多的藝文資源。文化部也期待更多的地方場館能共同響應藝文資源共享,真正成為文化生活圈「在地劇場驅動」的基地。

文化部將持續與教育部、各地方政府共同整合藝文資源與教育資源,包括藝文場館、民間藝文團隊、藝術工作者,提供更好的藝文設施、更好的藝文體驗內容,讓藝文場館、藝文活動去除難以親近的刻板印象,藝文活動其實是生活的一部分,透過文化部重點計畫的整合,將能持續讓更多的學生、民眾來感受、接觸、親近文化藝術,同時也能讓「文化」內容與「教育」能真正的「跨域」結合。

評論: 16 |
引用: 0 |
閱讀: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