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新泰夢田」慶豐收 學生從產地到餐桌認識炭里程-分享聯合報吳淑玲記者2021.10.28報導

 2021-10-28 14:34 聯合報 / 記者吳淑玲/台南即時報導

台南市新營區新泰國小「新泰夢田」推廣食農教育,學生體驗種植毛豆雜糧。圖/張豪澤服務處提供

attachments/3511275740.jpg

台南市新營區新泰國小「新泰夢田」推廣食農教育,透過了解食物、農民和自然環境的互動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和正確的飲食生活文化,建立對農業和環境的正確觀念。這次夢田以種植毛豆雜糧為主,在台灣百大青農陳惠琪和蓮心園社會福利庇護農場的支援下,學生透過親身參與種植雜糧的田間體驗,共同完成一系列食農課程,從產地到餐桌、雜糧DIY手作、雜糧知識探討及六感體驗等,享受種植及採收的樂趣,體會農民汗滴禾下土耕種的辛勞。

家長會長張豪澤身兼台灣農權總會會長,他表示,現代人飲食不但要健康,還要有「食物碳里程」的觀念,選用在地食材是最佳途徑。台灣目前糧食自給率不足4成,為了提高糧食自給率,農委會近年來大力推動「黃小玉政策」,也就是擴大黃豆、小麥及玉米等雜糧的產量,因為這些雜糧台灣大多依賴進口,只有讓國人慢慢習慣吃國產非基改雜糧,農民才會有種植的意願。

今天師生慶豐收的歡樂氣氛中,也邀請百大青農陳惠琪現場解說,她帶來許多雜糧種子和盆栽,熱情的指導小朋友如何分辨不同的作物,汗水淋漓,年輕的她竟然會喜愛種田,讓現場師生們對「農夫」有別開生面的感受。

台南在地的禾泰糧行負責人陳建瑋採購台灣契作的黑豆加工製成豆漿,捐贈近1千瓶給新泰國小全體師生享用,將支持在地農民化為實際行動,由張豪澤代表捐贈。

attachments/4631824200.jpg 新泰國小師生們不但有機會了解國產雜糧作物的生長,還能品嘗到最新鮮、最在地、符合低碳食物里程的國產雜糧產品,喝得既營養又開心,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真締,都希望這個有吃有喝、寓教於樂的食農教育紮根計畫能繼續辦理。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