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的崛起- 講稿

新營思想起--從倒風內海四大汊港到新營的崛起

l          清代老地圖(一) 【台灣略圖】   繪於清康熙20年(1681

l          清代老地圖(二) 【台灣府志總圖】  繪於清康熙35年(1696

l          清代老地圖(三) 《福建通志》中的【台灣府圖】 繪於清乾隆2年(1737

l          清代老地圖(四)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 繪於清乾隆32年(1767

l          清代老地圖(五) 【皇輿全圖】  繪於清乾隆26年(1761

l          清代老地圖(六) 【大清一統輿圖】改繪版  繪於清乾隆54年(1789

l          【茅港尾、倒風港、台江內海各時期浮覆地略圖】(何厚增繪)

l         四大汊港文獻:

n          鹽水港:在縣治西南四十里;由冬港東入。

        倒風港:在縣治西南六十里。分三支:

                北為鐵線橋港、南為茅港尾港、西南為麻豆港

                麻豆南曰灣裡溪。

                      --《續修台灣府志》〈山川〉‧諸羅縣 清乾隆 25年(1760

n          何厚増認為「倒風港」、「麻豆港」「茅港尾」、「魍港」、「蚊港」等名詞乃是因為長期音轉字異所形成,其實指的都是同一個「麻豆社人活動的地方」。

l         茅港尾風華:

n          舊茅港尾街在今下營鄉茅港尾村,在倒風內海未陸連時,是繁華熱鬧的汊港之一。荷蘭時期記為「Hoem Cang-Booy」,明鄭軍備圖記為「梅港尾」。

         【邑治至府一路市鎮,此為最大。】

                      --《續修台灣府志》 清乾隆 25年(1760

         【茅尾港(海汊。往郡大路,有橋。商船到此載五穀、糖、菁貨物。港水

           入至二太爺莊止)】

                      --周鍾瑄,《諸羅縣志》,清康熙56年(1715

n          茅港尾發展為諸羅縣治到台南府城之間的最大市鎮,並且是兩地之間的中繼站,在康熙55年(1716)就設有驛站,專供過往 的官宦家眷歇腳住宿的地方。還有「戲館埤」,「暗街仔巷」,有過繁華喧囂的歌樓舞榭,專供過往官家旅人商賈排解鄉愁與寂寞,盛況有如「小揚州」。

l         鐵線橋風華:

n          鐵線橋因地理位置之重要,早在荷治時期就有該地名,在荷人戶口資料記為「Terramisson」清康熙年間已逐漸發展為台南府城到諸羅縣北路的必經要道,清康熙57年(1718)的〈重建茅港尾橋鐵線橋碑誌〉這樣形容當時之盛況:「廛閭鱗次,商旅輻輳」

n          一直到康熙61年(1722),鐵線橋一度更名為「通濟橋」,更名緣由和嘉南平原「東邊晴西邊雨」的春天西北雨景象有關聯:

          【臺邑春日雨澤獨少。鐵線橋以北,大雨滂陀,橋南無一滴。梁觀察文科

            惡其限於南也,改名通濟橋。】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一〈赤嵌筆談〉,

                         清康熙61年(1722

n          在通濟宮(舊廟)與伽藍廟之間,是當地目前保留相當完整的老街屋,兩旁街屋約有50多戶(目前常住有30戶左右),連棟共壁,下磚牆、上屏仔壁、紅瓦,有長廊,廊前還有砌磚的方柱,屋寬約3-5公尺,厝深為寬之2-3倍,臨街的前廳作為店舖,後邊是住家,部分還有夾層半樓,作為儲物間。該段路面經過多次整修,原有石板道已深埋在路面下約2公尺

n          《諸羅縣志》〈藝文〉:

【聚落魚鹽市,通衢負販居。潮頭低窄港,橋背受輕車。】

        可見當時有熱鬧的魚市和鹽市,還有許多供來往商販歇腳的衢巷,高捲的潮

        浪拍打港岸,鐵線橋上不但可以行人,還可供輕便的推車通行。

l         茅港尾、鐵線橋的沒落:

n          倒風內海的海路促使它們迅速發展,而倒風內海的嚴重陸化更使它們驟然沒落。

n          全盛時期應是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時值清康熙至乾隆初期年間,當時只有急水溪、曾文溪注入倒風內海,倒風內海浮覆較緩慢,直到乾隆16年(1751),八掌溪因大洪水而改道,原經冬港入海,改由汫水港注入倒風內海,加速倒風內海的陸化。

n          到了19世紀,又歷經多次大洪水,南瀛海岸線更向西移,造成鐵線橋、茅港尾、麻豆(水堀頭)等的沒落,唯獨鹽水港因居於地方區域中心的樞紐位置,仍然繁盛……

l         鹽水港風華:

n          清道光年間,鹽水街附近郊戶林立,倚著港口的藏興街每天來往貿易的商販更是多如過江鯽,儼然為區域行政中心

n          繁盛時期曾築有城廓,城內有水濠

n          鹽水港廳時代和台南廳平起平坐,管轄範圍涵蓋布袋莊、白河莊、新營街、柳營莊、前大埔莊、麻豆街、牛挑灣莊、鹿草莊等地,這時鹽水港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n          全盛時期曾有七大街:竹仔街、米仔市(今朝琴路)、布街(今三福路)、伽藍廟街、半街仔、媽祖間街(今中正路前、中、後段) 、 橋南老街(今橋南街)、後街(今中山路段)

l         鹽水港的沒落原因:

      1.物換星移,滄海變桑田,港道淤填

      2. 1855年,鹽水爆發大瘟疫(疑為霍亂)時間長達25年,病死者每年都超過

         500

      3.明治38年(1905)日人興建縱貫鐵路,鹽水地方人士恐縱貫鐵路會破壞當

        地風水,反對興建鐵路

l         新營的崛起:

n          當鄭氏部將何積善率領部下開發鹽水港時,新營一帶仍為荒蕪之地,後來部分屯兵紛紛往內地墾殖,在本地開闢出一個新屯墾區,喚為「新營」,在鹽水的舊屯墾區便稱為「舊營」

n          《臺灣府輿圖纂要》 (1862-1874),清楚記載它只是「太子宮保」裡的一個莊:

          【太子宮保(莊四。城西南方四十五里起):太子宮莊(四十五里)、角帶

            圍莊(四十五里)、新營莊(四十五里)、舊廍莊(五十里)。】

n          日治初期,於明治34年(1901)時將全省地方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廢縣為廳,全臺改設二十廳,當時新營雖已發展為街,但仍然屬於鹽水港廳轄下。 

n          明治34年(1901)縱貫鐵路線的新營火車站設立,明治41年(1908)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新營新式交通網正式開通,為新營的繁榮開啟新頁。

n          明治40年(1907),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新營設立總社事務所,並建造糖廠,以製糖業為背景的新興街市應運而生,這是新營市街勃興最重要之關鍵,新營遂逐步取代鹽水港的地位。

n          新營布袋間的糖廠小火車於明治41年(1908)通車營運,更加促進新營之繁盛,紙漿工廠、酒精工廠等也紛紛設立,人口逐漸增加,新營街市一直拓展,連結王公廟莊,發展出日治時期台灣南部重要的工業都市。

n          明治大正9年(1920),廢廳改為州、郡、街、莊制,新營遂取代鹽水,一躍為郡的行政中心,設郡役所,新營郡轄下新營莊、鹽水街、柳營莊、白河莊、番社莊(今東山)等

n          光復後,民國35年將全台灣省行政區域重新劃分為5個省轄市及16個縣,其中將原來的大台南縣和嘉義市合併,再切割分為台南縣、嘉義縣、雲林縣,原來的新營、新化、新豐、北門、曾文等五區(郡),仍歸為台南縣所屬,並將縣治設於新營鎮。當時新營因人口數不夠,仍只是鎮的規模,一直到民國70年(1981),新營才由鎮升格為縣轄市。

l         新營街市的時空概述

n          日治時期,因為火車新興運輸的影響,新營商街起先由新營火車站前崛起,再加上縱貫公路逐漸發達,火車站加上公路客運站,匯聚大量人潮,商街於是逐次延伸。由中山路連結復興路、延平路的倒Y字型街於焉形成。

n          中山路原係縱貫公路的路段,是南來北往的要道,向東北可通白河、嘉義,朝西南可連結鹽水、柳營,所以是新營市街最早期的商街。街面的建設是在日治昭和8年(1933)由莊升格為街時開始規劃,到大正9年(1920)時拓寬為15,並實施商街重建計畫。

n          現中山路上尚保存有幾幢當初所建的洋式街屋,富田芳郎稱之為「大正型之代表的商店街」,所興建的年代和新化老街約同時,屬於傾「巴洛克」式的改良型「台灣街屋」。

n          中山路和中正路街交接處的舊圓環,是舊時商街與行政的中心,郡役所設於今台南縣警察局處,街役場設於今新營警察分局處。

n          在中山路往鹽水路段發展出復興路,往柳營路段發展出延平路,交會的三角點,因為人潮、車潮流量相當大,常造成擁塞現象,於是早期設有交通指揮台,本地人俗稱為「交通台」。這三角地帶發展為傳統市集,不但商販群集,商街林立,附近全盛時期還有三家戲院(新舞台戲院、新營戲院、康樂戲院),早期本地人戲稱為「新營的西門町」。

n          早期這個倒Y字型街道四周工廠林立,東南側為台糖廠房,西南方靠太子宮處有紙漿工廠,東北方的王公廟附近有「藥仔會社」,新營工商業逐漸發展,原有街道漸次拓展

n          首先於民國49年(1960)拓寬三民路,民國65年(1976)拓寬中正路,民國71年(1982)拓寬民族路,民國73年(1984)闢建新進路,民國74年(1985)拓寬民生路,民國82年(1993)陸續完成健康路、太子路、中正路等拓寬工程,民國83年(1994)新闢連結高速公路的外環道路長榮路完工,由於這些重要街道陸續新闢或拓寬,新營市街也逐漸由最早的中山路、復興路、延平路往外作格子狀連結,開展出今日的街容。

l         新營街市發展的瓶頸:

    新營市街因受限東南方的急水溪河道與西邊的高速公路,街區發展只有朝北發

    展,所有新興重劃區與新闢道路皆往北移。

l         新營糖廠與五分車:

n          新營糖廠曾為台糖公司3大總廠之一(另兩廠為虎尾、屏東糖廠),全盛時期運輸製糖原料甘蔗的鐵道線路長約220公里,範圍遼闊,每年收成工廠開工季節,小火車穿梭於新營、鹽水、學甲、白河、後壁、柳營、下營、大內、官田、六甲、東山及嘉義布袋、義竹、鹿草等10餘個鄉鎮市,除了載送甘蔗等原物料以外,還有兼營載客小火車(有新營-布袋路線、新營-東山等路線),軌道多而密、車輛調度靈活,對於新營附近區域交通運輸貢獻益良多。

n          民國90年(2001)起,新營糖廠關廠,不再製糖,台糖總公司將朝「鐵道文化園區」規劃發展。民國92年(2003)台糖新營糖廠的五分車配合柳營鄉酪農區牛乳文化節活動,再度啟動,為「五分車懷舊之旅」掀起高潮。

l         王公廟與藥仔會社:

n          新營舊稱「王公廟」的地方,在今王公、大宏兩里處;以民治路為界,北邊為王公里,南邉為大宏里。成莊約清乾隆年間,民治路與民族路交叉路口的「同濟宮」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奉祀陳聖王(即開漳聖王)及六府千歲,由於六府千歲俗稱「王公」或「大人」,故一般稱同濟宮為「王公廟」,久而久之,具有指標的廟名逐漸演變為地名。

n          日治時期王公里境內曾建有「台灣生藥株式會社」,專門製造瘧疾特效藥與軍用麻醉藥品,號稱是遠東最大的藥廠,本地人稱「藥仔會社」。光復後,改為「台灣醫療物品股份有限公司」,歸衛生處(今衛生署前身)管轄,數年後公司倒閉,員工遣散。昔日藥廠規模龐大,廠區涵蓋今新東國中、地檢署檢察官辦公室、調查站、監理分站、「敦睦新村」舊眷區等,當時人稱一間藥仔會社勝過三間糖廠 ,顯見當時藥仔會社的規模和氣勢之大。現在該地區學校林立,儼然成為文教區,週邊農地也全部變更重劃為建地,許多建商投資興建新販厝,大興土木,外來人口陸續遷入,人氣逐漸匯聚、興旺。

l         豆餅會社:

n          日治時,位於民榮里的裕民路上原有磚窯,於是居民在濟安街與興農街口立有一塊「張天師五雷鎮守」的石敢當,防止磚窯破壞地理。光復後,有學甲人龔聯禎買下磚窯改營豆餅會社,佔地約有78,全盛時期有員工12千人,老一輩人回憶說當年豆餅會社加工採二班制,員工24小時輪班,午夜過後,供吃宵夜的攤販林立,比白天還熱鬧萬分。

n          後來因為專供飼料的豆餅為便宜的新興飼料產業所取代,龔家一度改營製麻廠,又到泰國轉投資豆仔油、糙米油生意,盛極一時的豆餅工廠淪為記憶,只留下裕民路上幾排矮房的舊時員工宿舍和新進路二段上的幾間舊倉庫供人憶往。

l         新營公園與南瀛綠都心

n          位於新營文化中心旁的舊體育場,日治時為日本新營神社,神社的建築物就在今日的署立新營醫院。光復後闢為五號公園(俗稱中山公園),規劃為露天體育場其旁建有游泳池,並將原神社改建為新營醫院。

n          舊體育場用地原為新營郡財產,屬新營市、柳營鄉、鹽水鎮、後壁鄉、東山鄉、白河鎮等鄉鎮共有,光復後由縣府財政局管理,民國77年(1988)起,縣府委由新營市公所管理,民國85年(1996)將「中山公園」更名為「新營公園」,並立碑紀念。

n          近年,台南縣政府城鄉發展局為因應現代都市的需求,結合縣府前廣場與新營公園附近之綠帶,在取得新營市公所的同意與支持下,積極推動「南瀛綠都心」整體空間改造計畫,重新形塑該區原來零散的開放空間系統與環境品質。

l         從老街興替的歷史中得到的啟示:

l         所以你必須……

 

 

引用通告地址: 點擊獲取引用地址
評論: 7 | 引用: 0 | 閱讀: 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