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首屆臺南市文學獎報導文學類佳作獎作品-小學校大老師-新魯冰花吳鴻滄

20048月底,在雙螺旋槳海鷗大型救難直升機的啵啵啵聲中,受困第7天的我們被安全送抵新竹山下的救難中心,那時我就任樹人國小校長不到1個月,學校學生還沒照過面,卻因參加新營區校長聯誼活動遭遇艾利颱風,被土石流困在新竹五峰鄉宏輝山莊。艾利重創新竹五峰、尖石的相關新聞報導很多,我不堪回首,從這個災難開始寫起,是要說明上天早就在暗示我,校長生涯註定有嚴峻的挑戰。

遴選校長時一直以回竹埔國小服務為第一志願,所以對樹人國小完全陌生,從沒去過,但因為排序在前的人選填了,我只好改填樹人國小,遴選結束時已近黃昏,在竹埔國小許多老同事的失望和惋惜中,獨自驅車到樹人國小。

    天色微暗,我約略知道位置,從新營往白河的172縣道路上,過了安溪寮,從烏樹林懷舊五分車那彎進去,便是烏樹林,因不諳路線,繞進村裡,向人問了路,才又繞出來,原來學校不在村內,是在糖廠靠急水溪畔的邊邊。往糖廠的大路兩旁的行道樹高大茂密。

    「底糖廠大門口左彎,接一條小路,要記住喔,嘸通入去糖廠,底大門口就要彎。」

    村裡一個熱心的阿伯這樣交代,我依指示在糖廠大門前左彎入小徑,小徑左邊是大水溝,但右側是一片高大蓊鬱的桃花心木林區,驅車入此,宛如闖入森林般,尤其在這昏黃時刻。在路快到盡頭,在溪岸的前頭,在心底將要放棄的當頭,學校乍現!這種偏幽路徑之後的豁然開朗,讓人紮紮實實感受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校門口前一塊三角形小空地,校地不大,看起來不到一甲,但林木扶疏,幽靜得不像學校,反倒像公園。最特殊的地方是,校門口一進去附近沒有建築物,右側是雙連小池庭園造景,中間一個半圓型園圃,其內有一棵高聳入天的黑板樹和一棵蒼勁的樟樹,車道就循著半圓形兩側可左右兩邊進,兩側遍植有點像柳樹的紅瓶刷子樹,細條搖曳,別有風情。

l  故鄉的呼喚

這所學校全校學生55人, 9名教師暑假中就異動了3位,儘管校園景觀優雅美麗,據說學校人際氣氛不佳,有熟知內情的好朋友好意提醒我要好好處理「人」的問題,語帶保留。

    樹人國小原本是烏樹林糖廠的私立附屬小學,糖廠在民國78年關閉以前,廠內工員超過千人,學校西側四排整齊的日式宿舍拱起兩條熱鬧的街道,有節慶時集會的中山堂,有人聲鼎沸的市場,自成一個「烏林村」,樹人小學是員工子女才夠資格就讀的貴族式學校,學生素質高,各項才藝競賽成績優異。

    曾幾何時,糖廠關閉,員工紛紛調職、遣散、退休,宿舍一間間空了、倒了、拆了,「烏林村」也被廢,併入鄰近的烏樹村,學校也捐給了縣政府,直到我來接任樹人國小時,學校旁的宿舍區已成廢墟,學生來源是糖廠旁邊的烏樹村,不再是員工子女。

    才二、三十年光景,烏樹林糖廠和樹人國小給我上了一堂活生生「滄海桑田」的課,我明白這個學校因為人數漸少,潛藏被裁併的危機,許多校長視為畏途,我也不是什麼勇者,選擇樹人,純粹是它離家裡最近,反正上天會給我最好的安排,面對無可預知的未來,我總是這樣樂觀自嘲。

    有個很要好的大學同學e給我《菜根譚》裡的26字箴言:「殺氣寒薄,和氣福厚;正氣路廣,欲情道狹;磨練之福久,參勘之知真。」正氣、和氣是待人的修養,唯有如此,才能福厚路廣;磨練、參勘是處事的態度,要禁得起苦難的磨鍊,不聽信讒言,才能福久知真。這26個字給了我不小的啟示,讓我在樹人能開始驅走一些濁氣,漸漸改變一些不好的氣氛。

    就任後大約一星期後的某天上午,我主持行政會議後到校園逛逛,發現學校最偏遠的東棟教室有間很奇特的美勞教室,吳鴻滄老師在裡頭。

    東棟教室是木造的日式建築,在近年來的校園老舊教室改建潮流中算是碩果僅存的古蹟式教室,說這個美勞教室奇特,倒不是這個因由,而是這教室只有一般教室的三分之ㄧ大,另外三分之二被用高鐵櫃隔起來當桌球室。兩排學生用書桌一邊靠牆一邊靠鐵櫃,中間只留可供迴旋的小走道,勉強可容納10位學生上課,門旁是克難的老師的工作桌,兩張舊式長條學生桌併起來再鋪上一塊厚木板。

    吳鴻滄老師就在那專注的刻著版畫,瘦小的身影、微禿的頭,卻有一雙靈敏的巧手與過人的專著眼神。那是一塊木刻版,刻畫著幾隻大手。

    「反正這裡一班學生差不多只10個。」他替自己簡陋的教室找了個理由。

    他說這個教室還是他跟前任校長爭取很久才得到的,神情有些無奈的灑脫。他說喜歡到偏鄉學校服務,從臺北的大學校請調到樹人才剛滿一年,喜歡教小朋友畫畫,說小孩子的天空天真爛漫,美麗無邪。這讓我想起多年以前的一部電影魯冰花,他有裡頭的主角「郭雲天」的影子。

    我問他刻的是什麼,他說那是他嘗試的版畫作品。

    「這麼多隻手?」我好奇的問。

    「故鄉的呼喚……」他若有所思的說。

    「故鄉的呼喚……」我頗有所感的輕聲重複這句話。

     他的故鄉在雲林縣四湖,「那是個窮鄉……」他說,「但就因為窮,所以練就我堅強的心志。」他因為老婆是臺南縣人,覺得臺南縣是個適合落腳的地方,夫妻倆一起請調回來。

    那天他有一個請求,說不要讓他再擔任「主計」的行政工作,在迷你的小學校,因為人力資源有限,許多老師都必須要兼任行政工作,吳老師因為是學校的「菜鳥」,大家最不喜歡的主計工作就落在他肩上。他說也許是個性使然,就是很不喜歡主計那種錙銖必較的工作,除了這,其他什麼行政工作他都願意兼任。

    那天離開那教室後,心裡很難受,我還聽說他因為一年的主計煎熬,暑假前還胃出血住院。看得出來,他是屬於那種緊張、急性及完美主義的那種類型的人。一個老師若無法適才適任,無法依他的專長教學,甚至連教室都得自己爭取、張羅,那要校長何用?突然有些感傷。

    所以到樹人國小就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隔在美勞教室的鐵櫃挪開,把桌球室遷移到別處,並且依照吳老師的意見,添購大型課桌椅、曬圖架,還加裝電扇與窗簾,讓美勞教室能完完整整、能舒適些,並免除所有吳老師的行政工作。

    「你的工作就是好好教你的美術。」我這樣告訴他。

    暑假還沒結束,就聽到吳老師榮獲全國美術獎項中的桂冠南瀛獎,得獎作品正是那件木刻版畫--「故鄉的呼喚」。後來我才又得知,他已經是得過全省美術比賽第一名、臺中市大墩獎、文建會版印年畫首獎等國內美術類大獎的大師。

    每次想到他瑟縮在東棟教室那個狹小、克難的教室教學、刻畫,心裡頭就一陣難受,「大師,委屈了!」每次遇到他,我總在心裡這樣說。

l  真正的藝術家

    有一天週末假期,我心血來潮想到學校走走,在美術教室遇見吳鴻滄老師領著幾個小朋友正在刻印版畫,因為要花功夫磨壓,他脫掉外衣,只著一件白汗衫,汗水淋漓。許是經常勞心勞力的緣故,瘦乾的臉使得55年次的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些。

    「過兩天要交件比賽,不趕來不及。」他剛印好一張有關「廟會」主題的畫,有點喘。

    整理圖書室時,那有百公斤重的鐵櫃,我們正在思索是否要僱工來搬離,只見他一扛,瘦小的身子竟然有那麼大的力氣!偌大的障礙一個人就清理得乾淨俐落。

    美術課時,總看到他帶著學生忽而校園內的老樹前、忽而到附近的五分車站寫生,不然就到村裡廟口,學生快樂而專注的低頭揮灑。

    他常親切得和人打招呼,喜歡幫助同事,教學認真,平凡到讓人覺得他不像個藝術家,更絲毫看不出他竟是頂頂有名的南瀛獎得主的版畫大師。總覺得才華洋溢的藝術家應該要有那麼張狂和怪異,他行事太一般、太樸實了。

能和這樣「真正」的藝術家共事,是我的福氣。

「在小學階段才有真正的美術課,上了國中以後大家都忙升學考試了,沒有幾個會再拿起畫筆,只有這個時候他們才能盡情的畫、沒有負擔的畫,我就盡量教,能給他們多少算多少。」吳老師說。

    吳老師為了回饋我對他的禮遇(不兼任何行政工作),不但在教學上全力以赴,還積極指導學生準備參加美術比賽。而他不兼行政工作卻引發部分同仁的不平。

    「我們這種小學校沒幾個老師,人人都得分擔一點行政工作,有人不分配,別人就得多做,這樣不太公平。」教導陳主任首先發難,有一次開完會後直言建議。

    我頷首表示了解。

    「他擔任科任又不兼行政工作,這有點說不過去。」有老師向我反應。

    我只能微笑以對。

    「不能因為排斥行政就不派兼行政工作,總是要讓他嘗試、要讓他適應,人總是要成長與學習嘛,不是嗎?不然每個人也都可以用這個理由來推辭行政工作啊!」有老師忿忿不平。

    我無言以對。

    甚至有同仁嘲諷說文學家遇到藝術家,當然會有不一樣的禮遇。也許是個性使然,有些事我不急也不想多費唇舌,時間會解釋一切。「磨練之福久,參勘之知真。」大學同學的箴言我謹記在心。

    什麼叫公平?每一個人都吃一樣多的飯、做一樣多的事、領一樣多的待遇,這就叫公平?適才適所適任是我思考與佈局的原則,把每一個老師都擺在最適當的位置上是我的職責,如果任何一位老師能讓我明白他在某些教學與行政上有一定的企圖和努力,我也一樣會以對待吳老師的方式相對待,那是一種態度、精神和感受,只能意會,很難用言語傳達。吳老師願發揮所長致力美術教學,以一當百,為何不把應該的時間和空間留給他?

    我們常常會怪這不公平、那不公道,老覺得別人都那麼幸運,自己為什麼總是那麼倒楣。其實,有可能我們都太著眼於「眼前」和「結果」,忘了「過程」、忘了讓自己看開、看遠一點。「馬斯洛」的話很有道理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其實吳老師做的事情可多呢,行政同仁拜託他的事他未曾說不;每次活動幫忙佈置、設計布袋戲佈景、充實文化走廊、搬遷圖書室……從不推拖,默默完成。

    2004底,美術比賽的成績揭曉了,吳老師指導薦送12件,有11件在縣賽得獎,2件在全國賽奪得特優,這傲人的成績不但在本校前所未見,得獎比例也創下臺南縣新紀錄,報紙爭相披露,學校頓時沸騰起來,家長與社區民眾紛紛來校道賀。

    鴻滄老師的努力得到肯定,從這以後,沒有同仁再來跟我計較他兼不兼辦行政工作的事。在教育的職場上,久而久之,我們是不是該反省,囿於習性,有些不該失落的東西卻被遺忘了?

迄今,他每年都能交出漂亮的教學成績單,美術比賽和世界兒童畫展的奇蹟,吳鴻滄成了樹人國人響亮的品牌。   

l  裁併校風雲起

200623月間爆發臺南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反裁併校風潮,樹人國小是風暴中心,因為帶頭抗爭的是我的家長會長李錦昌,2006223日各大報地方版都刊載了反裁併小校聯盟的消息:

《聯合報》:標題:反併校聯盟,決抗爭到底。內容摘要:

臺南縣面臨裁併的17所小學校家長會會長們,前晚組成反廢併聯盟,決議「抗爭到底」……必要時罷課一天,甚至採政治手段,提出罷免縣長案。

《中國時報》:標題:反對廢併校,長期抗戰。內容摘要:

縣府95學年度起將縣內17所學生數60人以下國小裁併,將被廢併校的家長會串聯組成「臺南縣反廢併小校家長會聯盟」,要求縣府考量學生受教權及地方情感,勿輕言裁併校。

《自由時報》:標題:反對廢併校,17校家長會聯盟。內容摘要:

縣府裁併小校引發地方反彈……決議31縣議員就職日動員前往縣議會陳情,並擬北上立法院召開公聽會,擴大抗爭活動。

後來這事件在縣府和反裁併校聯盟雙方各退讓一步的情況之下平和落幕,17所小校還是有4校沒有補足60個學生人數被裁併,留下遺憾。

裁併校事件是我教育生涯上一個不小的震撼教育,嚴重衝擊我個人信念和處世思維,原本憤世嫉俗的我為了一些行政目的變得圓滑而軟弱,我有點沮喪。但創意偶戲劇團的全國賽緊湊到讓我沒時間去自憐自艾,吳鴻滄老師的樹人美術奇蹟成功的轉移裁併校所帶給我的負面效應,讓我重新燃燒對教育的熱忱。也因為這兩項學校特色,學校的學生數不斷增加,解決被裁併問題。   

l  當陳坤厚碰到吳鴻滄

「同類」會吸引「同類」,因此當你腦中出現一個思想,也會吸引其他同類的思想過來……你就是一個能量的磁鐵,因此你可以像電一般,讓所有事物隨著你而「活化」,而你也可以隨著你想要的事物來「活化」自己。

                    朗達‧拜恩(Rhonda Byrne)《秘密》

裁併校的風波讓大家體認到學校在教學上必須更加精進,同仁們興起報名挑戰教學卓越獎的鬥志,大家想到「讓版畫印滿燦爛的童年」的主題,分工合作,組成「版畫-SHE」團隊,以吳鴻滄老師為首,當時的行政人員王正文主任、陳幸梅主任、黃明漢組長和我是團員,以「我們都曾經被『魯冰花』這齣電影感動過」為前言,陳述我們在偏鄉小校推動美術教育的心路歷程,並設計版畫教學課程,再配合東棟教室的整建成果,信心滿滿的先參加臺南縣的初選,初選過後才能參加教育部的複選,全國特優的頒發「金質獎」。

沒想到在初選時,得到全縣第二名,沒有取得參加全國賽的資格,團隊雖然覺得遺憾,但大家沒有氣餒,決定2007年再戰。2007年,我們這個團隊再度以版畫教學為主題,重新撰寫「釋FUN版畫 」的方案參加教學卓越獎的臺南縣初賽,這一次大家把可能遭遇的問題和缺點一一修正,準備得更充分,還加上創意偶戲的前奏,志在必得。不意在評審詰問時間時遭到一位郭姓女評審的惡意攻訐,他認為我們的版畫教學只重比賽成績,欠缺快樂學習,講了許多不利我們的觀點,試圖影響其他評審,整整5分鐘都她在講,照規定我們必須回應,但她把時間佔了,鈴聲一響,時間到,鴻滄老師已經氣到忍不住,搶過麥克風要講話,主辦單位示意時間到不能講,但他說:「其他指控我都可以忍受,但是那位評審說我們的版畫教學學生沒有快樂學習,我一定要反駁,不然就是默認……我…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跟妳保證,我最在意的就是快樂學習,快樂畫圖是我教學最大的原則……你又沒有來我們的學校看我的教學,你怎麼可以這樣講?我非常非常歡迎你來參觀指教……」吳老師因為激動,話說得斷斷續續,控制時間的那位工作人員一直按鈴,示意他不能再講,我也拉著他,怕他情緒失控,他只好悻悻然放下麥克風。我們一直想不透這位女評審為何要如此不留情面的批評我們?後來成績揭曉,我們只是優等,再次沒有取得參加全國賽的資格。

這個事件讓我們在學校的茶餘飯後的談話間有了新話題,老師們都站在維護學校的立場,為這次的教學卓越獎受挫抱不平,我當然也很不平,但還得安慰大家,勸大家不要把比賽的得失看得太重,最鬱卒的當然還是鴻滄老師,每次說到那個評審的話,還氣呼呼的直說:「這輩子還沒受到這樣大的侮辱!」

有天,中國時報的洪榮志記者來學校,最近才得知,他原本是中國時報臺南市的特派員,因報社裁員和調整職務,暫時被「貶」到臺南縣的北陲。他聽到同仁們的怨訴,許是同為「天涯淪落人」的同理心共鳴,他對我們的參加比賽落敗的教學方案有了興趣,翻了翻,他說想作一個鴻滄老師的專訪。專訪沒多久就刊出,竟然是在2007524A12的全國版上,而不是在地方版,標題:師法魯冰花,吳鴻滄偏遠學校培育小畫家。

二十年前,剛從師專美勞組畢業的吳鴻滄,受到電影「魯冰花」的感動,立志到偏遠學校發掘「古阿明」。經過一番轉折,4年多前他來到了只有65名學生的後壁鄉樹人國小,果然教出了廿多位的「古阿明」。

洪記者在報導中提到吳鴻滄老師曾經在南投原住民學校服務,可惜只1年便調往臺北新莊的大學校,到偏鄉服務的壯志有了些遺憾:

「那一年,過的相當快樂。」吳鴻滄經常帶著山上原住民小朋友,在溪邊、田野及樹下作畫。孩子們的樸實、純真,不僅呈現在充滿童趣的畫作上,也深深感染他的心靈。可惜的是,深山不利吳鴻滄在藝術領域上的進修,他在人和教了一年,請調到臺北縣新莊市民安國小服務,而在人和國小期間,也因時間太短,自然沒教出「古阿明」來,這也成為吳鴻滄心中的遺憾。   

同仁們也是看了這個報導才知道鴻滄老師這段南投偏鄉小校服務的過往。現在來到樹人國小,美術教學開花結果,學生終於得到世界兒童畫展特優:

五年多前……吳鴻滄也順利請調到只有65名學生的後壁鄉樹人國小,展開人生另一段奇妙旅程……擅長版畫、繪本、藏書票的他,除了傳統的水彩教學外,還逐步教導小朋友進入版畫、繪本的世界,開啟他們的藝術視野。沒想到,新素材果然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並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在吳鴻滄的指導下,4年多來樹人國小的小朋友得獎無數,成績輝煌。除了學生洪子棋、魏子庭得到世界兒童畫展特優獎外,舉凡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臺南縣美展,樹人的作品更經常名列前矛。以今年為例,樹人國小12件入圍全國美展作品中,共有6件獲獎。   

報導引用吳老師的話強調:教美術絕對不是為了獲獎,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繪畫的興趣:

不過,吳鴻滄也強調,「教美術,重要的絕對不是會了獲獎,而是培養孩子畫畫的興趣。」所以,他一向鼓勵孩子在畫作上表現出自己的個性,不要求他們追求技法,「維持孩子的興趣很重要」。

報導引起很大的迴響,「沒什麼,我只是在盡該盡的責任罷了!」面對褒揚之詞,他總是這樣靦腆以對。報導刊出後不久,某個星期三,鴻滄老師突然跟我說,有位拍電影的導演說看了洪記者的報導,想重拍魯冰花電影,要來學校拜訪他,他怕是詐騙集團,要我陪他鑑定一下,我問他那導演的名字,說是「陳坤厚」,天啊!那是很有名的老牌導演,我反問鴻滄老師:「你沒聽過陳坤厚?」,鴻滄老師說:「聽過是聽過,但是沒見過面,怎知道是真是假?」,我說:「別擔心,如果是詐騙集團,不會親自來拜訪,也不用這麼費周章,陳大導演要來,我當然要留下來招待迎接。」

星期三下午,學生都放學了,學校顯得更加幽靜,我和鴻滄、幹事鍾尚祐在校長室泡茶,恭候陳導的大駕,2點左右,他們依約準時到達,一輛車下來共4人,前頭一位雖有些年紀,但身材頤長、瘦矍,頭微禿,著七分卡其短褲、黑色T恤和簡單的球鞋,一派輕鬆自然的裝扮,我想那就是陳導了,我和鴻滄老師連忙趨前歡迎,果然,他也很熱絡、很客氣的直說打擾了,想不到大師風範竟是這麼輕鬆自然!

和他一起來的有美術指導徐國賢、劇組許淑真等,拍電影的事顯然他們是認真的。

「其實,我很早就買了『魯冰花』的電影版權,一直擱著沒拍的原因是因為在現實世界裡始終找不到小說中那相對應的學校和老師。」陳導說話清細、直接明白,肢體動作豐富,親切自然。「直到我看到中國時報洪記者的報導後,馬上燃起我的重拍這部片的希望。」

「但是,『魯冰花』電影已經拍過了,重拍風險很大呢?」我提醒陳導。

「基本上我想重拍『魯冰花』和楊國立導演已經拍過的魯冰花基調是不一樣,故事雖然差不多,但以前拍的是一個悲情,我要拍的是兒童美術教育,拍一部關於臺灣兒童美術教育的電影一直是我多年來的夢想。」

對於陳導這樣的成就和年紀,竟然會想去拍攝有關兒童美術教育題材的電影,不禁讓我油生敬意。

「臺灣一直沒有好好去處理過這樣的題材……」陳導意猶未盡,「拍這類電影非常需要在現實世界中有相對應的學校和老師,譬如拍這樣的電影就需要大量的學生美術作品,所以我們看到報導說有這樣的老師,有這樣的學校,很高興,就連絡了。

    「其實,我們籌備很久了,就一直在等這個。」劇組淑真接著說,「劇本的部分我們已經請人寫,有很多關於教育專業細節部分到時可能需要校長和老師們的指教。」

    「可不可以請吳老師帶我們參觀他的美術教室,如果有學生作品也順便觀賞一下。」美術指導徐國賢說。

    「電影中的背景學校是在70年代,不能太新,我們也一直在物色其他適合的學校。」許淑真說。

聽到他們也在物色其他學校,我有點緊張,我真的希望他們就這樣決定到我們學校來拍,因為經過裁併校風波後,學校需要曝光,學校需要廣告,而有電影到學校來拍,無疑是最大的廣告。

「這樣吧,如果你們決定要拍這部戲,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跟各位打包票,學校全力配合,美術方面的指導和學生作品也全力支援,吳老師你那邊如何?」我想辦法要說服他們就選我們學校好了,不用作其他考慮,但吳老師部分我不能幫他決定,得他同意才行,因為答應了,幫忙拍電影的後續事宜是相當繁重的。

「只要校長點頭,我這邊沒問題。」凡是對學校有益的事,鴻滄老師從不拒絕。照陳導對他的器重,拍電影的事若真攬下來,他有得忙的。

    「這部戲在學校的景是相當重,所以拍攝時間很長,可能會影響學生上課,這方面學校能配合嗎?」國賢提到很關鍵的問題。

    「如果你們能將拍攝學校的時間集中在寒暑假,我想沒問題,這種體驗也相當難得,學生可以趁這個機會觀摩拍電影是怎麼一回事。」我盡量將問題排除,讓他們無後顧之憂。

    OK,如果這樣,我們今天算是有很大的共識,下一次我會找攝影師來勘景,真的感謝校長和吳老師。」陳導說。

    接著,我們就到位於東棟舊教室中美勞教室去參觀,鴻滄老師把他準備好的學生作品一一攤開,陳導他們眼睛一亮,對於我們這樣的小校的學生,竟然能揮灑出這麼多美麗的作品,不禁有驚艷的感覺。

    不久後,陳導真的帶著他的高足攝影師江申豐來勘景(陳導說他自己是從攝影師出身),年底時終於決定到本校來拍攝「新魯冰花」(暫名),我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師生們都很興奮。

國賢後來說(經過拍片的歷程,我們學校的同仁和陳導、淑真姐、國賢、申豐、編劇靜慧等都成了好朋友,他們如果到南部來,都不忘到樹人國小來坐坐),當初樹人國小的校景並非是最理想的選擇,但是陳導很關懷樹人被裁併的問題,而且樹人國小裡的「人」最OK,他們認為人比較重要,所以最終決定還是選擇樹人國小。

l  「新魯冰花」寒假開拍

    經過許多次的勘景和磋商,包括到鹽水鄭外科、白河大仙寺商洽場勘,2008116日,學校甫放假,「新魯冰花」的道劇佈景組就先到學校佈置,所有遊戲器材要漆上「紅、藍、白」的國旗顏色,因為早期的學校的遊戲器材就是這般。再來就是要搭建隔天(17日)要拍的升旗大場面的景的司令臺,要了取鏡的角度,導演和攝影師要求必須在學校操場南面的三棵老芒果樹下搭建臨時司令臺,副導兼道具美術組的徐國賢下午到了學校,一群人在細雨中搶工搭建,直到快天亮才完工,這種使命必達的精神令我敬佩,國賢直說他們經常這樣,導演要摘天上的仙桃,他們也得想辦法摘來給他。

為了拍17日的大景,因為劇中的學校是個約兩百人的中型小學,我們全校學生才60多人,所以國賢早就到附近的安溪國小去商借約100名學生來當臨時演員,那天一大早,所有學生都換上劇中的制服男生黃色卡其衣褲和紅色長帽、女生黃色上衣卡其、藍色長褲和紅色圓帽。我很早就到學校,哇!原來拍電影還真勞師動眾,攝影組、燈光組、化妝組、道具組、電機組、場務組等等,學校頓時擠滿了人,當然還有許多聽到消息來看熱鬧的村民和鄰近社區的人,多年來,孤寂的樹人國小恐怕不曾這麼熱鬧過。

17日早上,所有工作團隊和接到通告的演員紛紛進駐樹人國小,夜裡還在下的雨,清晨時刻都停了,我跟陳導講,老天一向很眷顧樹人國小,凡事都能逢凶化吉。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這部片有哪些大咖的演員,還有她們什麼時候會來學校拍戲,女主角是最近在本土劇竄紅的「周幼婷」,男主角陳導大膽啟用新人「陳至愷」,演「古阿明」的童星是「吳浚愷」(所以私底下導演們都用「大愷」稱陳至愷,「小愷」稱吳浚愷),其他演員還有飾演古阿明阿嬤的江青霞、飾演爸爸的英雄等,還有來自大陸的演員高峰。全校學生統統入鏡,而且還挑出20多位演古阿明的同學,並由導演精挑出李雅幸、李雅萱、張十墉、陳庭嘉、林俊霖、林冠良、蘇嘉琳、魏意霖和蔡瑞頒醫師的兩個孩子蔡宗翰、蔡宗哲等參與鏡頭比較多的主角古阿明的美術班同學。

    萬事皆備,就等陳導喊「開麥啦」,卻發生一段令陳導相當不快的插曲,飾演古阿明的小愷的頭髮被剪短了,無法和已經在大陸拍好的部分連戲,陳導火冒三丈,破口大罵,「誰剪掉的誰負責!」讓人見識導演的權威與殺氣。也難怪,聽說為了彌補這個「小」錯誤,製作單位必須再從臺北請植髮專家飛速南下,重新調整拍戲的場次,增加預算、延宕拍戲時程所增加的成本無法估計。這個事件,著實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團隊中任何一個小螺絲都不能鬆懈,否則小小的失誤將可能釀成無法收拾的大災難。

    許多老師們被導演挑中參加戲中教職員的戲份,連鴻滄老師陳導都特別給他設計一個翹首的背影鏡頭,至於校長我嘛,陳導後來很認真的跟我說,他確實想盡辦法想找個角色讓我能入鏡,找來找去就是塞不進去,他說他劇中的校長要稍老、瘦點,我不適合,扮工友掃地又覺得委屈我,我看起來有點兇,但這齣戲又沒有壞人,喬來喬去,就是沒有適當的角色。我說沒關係,但有一個請求,希望劇中的學校校名直截了當用「樹人國小」好了,陳導欣然同意,他知道我們曾經面臨裁併校,只要對樹人宣傳有幫助的,他都願意配合。

媒體對於新魯冰花到本校取鏡拍片也高度關注,17日起便雲集到本校,陳導本行事低調的人,為了讓本校有宣傳效應,特別撥空讓媒體採訪。18日各大報地方版紛紛大篇幅報導。

2008124日,聯合報影劇版刊出項貽斐記者對陳導演和鴻滄老師的專訪,題為:「當年效法魯冰花,20年後變主角」,一個偏鄉小學的老師能攻佔影劇版,實屬罕見,那陣子吳老師成了師生們的偶像。   

20年前一部電影「魯冰花」讓剛從師專畢業的美術老師吳鴻滄深受感動,立志赴偏遠地區教兒童繪畫。20年後電影「新魯冰花」開拍,吳鴻滄竟成新版故事主角的原型,將他從事兒童美術教育20年的心得全盤托出,不但讓導演陳坤厚找到新的施力點,也讓片中演老師的新演員陳至愷深受感動。   

項記者指出吳老師致力發展學校美術特色,讓學校免於被裁併,並成為陳坤厚導演的重拍魯冰花的施力點:

從以往約6000人的大學校,到現在只有60人左右的小學校,人數與資源落差雖大,但在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吳鴻滄不但有了原先廢棄的光復初期舊校舍整修好的典雅美術教室,讓小朋友有揮灑創作繪畫空間,更讓全校65位學生裡有一半左右都得過全縣美術獎。

原本因人數不足瀕臨廢校邊緣的鄉下迷你小學,因吳鴻滄的努力逃過廢校的命運,這個故事後來輾轉讓導演陳坤厚得知,因想重拍「新魯冰花」,在他們的身上找到新的施力點,去年9月親自到臺南拜訪吳鴻滄。

    「新魯冰花」因有吳老師的親身經歷與樹人國小的兒童畫作後盾,陳導演對拍攝的品質和進度相當有信心:

新版「新魯冰花」以1970年代的臺灣為背景,描述年輕美術老師郭雲天(陳至愷飾演)到偏遠茶鄉小學教書,與具繪畫天分的男孩古阿明(吳浚愷飾演)產生感人的師生情,但因吳鴻滄的親身經歷,讓影片的美術老師角色更立體,有更深刻的美學教育理念。為了讓陳至愷更了解美術教育和他的心路歷程,吳鴻滄特別送他十幾本書……導演陳坤厚說,有了樹人國小這所以美術出名的學校當後盾,兒童畫要幾幅、有幾幅,而且每幅都有特色。

    接下來拍片的進度相當順利,每天我和吳老師都會在8點以前到學校,除了關切拍片的進行,隨時給予支援,也注意學生參與拍片的情況與反應,吳老師應導演要求,隨候在鏡頭旁,有關繪畫的場景都要他提供意見,而我得隨時接待慕名來參觀的外賓。除了大場景的操場和東棟教室外,校長室、一年級、五年級教室都被選作拍片場景,尤其五年級教室要改作劇中的辦公室,桌椅的更動、道具的陳設和燈光的裝置,看起來非常費時費力的工作,道具組竟然一個下午就搞定,效率之高令人咋舌。我大部分在校長室,工作人員一有空就會上來哈個茶,陳導都得等收工後才能來喝個茶歇息。午餐都是他們準備,晚上他們就回新營君館旅社住宿。大家相處融洽,由於我們教職員很多都住新營,陳導、國賢副導、淑真姐、編劇靜慧(陳導女兒)、攝影江申豐等會輪流到我和鴻滄家坐坐,他們對新營幾家餐館的料理頗讚賞,我和鴻滄老師還被他們邀約吃了幾餐。

    學生也漸漸了解拍攝電影的過程和辛苦,大家逐漸習慣陳導的「action」,但是職業演員經常讓陳導開罵,讓同學們終於明白原來明星的背後都得經過這麼辛苦的磨練,而同一個鏡頭必須反覆的拍攝,也讓有些同學有些不耐煩。而陳導對於他們這些小蘿蔔頭卻相當客氣溫和,還經常逗弄他們,讓氣氛輕鬆,捕捉最自然可愛的鏡頭,他還設計許多繪畫場景,帶出小孩子快樂畫圖的情境,讓作品充分展現,他很執著要把兒童繪畫的純真和感覺拍出,底片毫不吝惜的一直拍,卻也燒掉不少錢,杜製片眉頭深鎖。

    寒假就在「新魯冰花」的拍攝中過去,小朋友有了新體驗,魏意霖將參與拍片的心得寫成〈我在電影「新魯冰花」中軋一角〉一文,參加天下雜誌希望閱讀小作家網路作文比賽,榮獲全國優等,還獲得免費到臺北21夜的知性之旅,她的文章這樣寫:

我曾經夢想當明星,沒想到在寒假中我真的成了小明星,真的哦……寒假中大部份的時間都在鏡頭前聽導演的命令擺pose,終於體會到當明星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呢!我最佩服道具組,他們宛如魔術師一般,短短的時間內就把學校的自然教室變成片中的美術班教室。在導演一連串的「action」、「開麥拉」、「卡」聲中,我們必須做出導演要求的動作和表情,導演稍有不滿意就得NG,有時候一個鏡頭重拍十幾次,你還不能喊累呢!因為導演比你更不高興,已經怒眉橫豎,火山就將要爆發了……學校的戲殺青後,導演買了蛋糕請大家吃,導演已經70多歲了,他說:感謝各位小朋友,你們演的比職業演員還要自然、還要好。聽到導演的鼓勵,十幾天來的辛苦頓時都化為甜美的回憶。回家後,我捨不得把還穿在身上的戲服〈卡其上衣、藍色褲子〉換掉,穿著它們進入甜蜜的夢鄉。

    除夕前,戲算殺青,陳導他們收工回臺北,大家依依不捨道別,期待他們後製作能加快,趕快上映。後來他們通知,電影名稱改為「孩子的天空--新魯冰花」。

l  「新魯冰花」首映

    2008年初就已殺青的「新魯冰花」,原本傳聞要趕在2008年的兒童節上映,隨著時間的逼近,最後大家的期待落空,只依稀聽國賢說後製作陳導要求很高,配樂改來改去,最後找陳揚合作,還有動畫部分聽說也不是很順利,當然杜製片更著急了。2008年暑假,拍出正港臺灣味的「海角七號」開出國片票房長紅,成了暑假最夯的電影,魏德聖導演一砲而紅,而拍片現場的恆春和墾丁,頓時成了熱門景點,為低迷很久的國片注了一記強心劑。那時我和同仁們就在想,如果「新魯冰花」也能像海角七號這般紅,即使有它一半紅就可以,那樹人國小可就……大家有一點興奮,也有一絲憂心。期間曾聽聞陳導在2008年的6月間在臺北電影節放映過該片的片花,引起注目。

一直到2009年初,陳導忽然來電,說檔期已排定在2009年的兒童節前的43日,臺北信義威秀影城首映會定在330日(星期一),另外安排臺南的首映會。

我們最期待的還是在學校的首映會,因為當初陳導有構想要在本校辦首映會招待幫忙拍片的同仁、同學和家長們,代理商華映娛樂有限公司認為和縣政府合作辦理首映會,對影片的宣傳比較有幫助,於是積極聯繫。3月初,學校附近的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正在辦理2009年國際蘭展,我和陳導約好在開幕式時和當時的蘇煥智縣長當面談首映的事,蘇縣長聽後相當重視並願意促成,命當時的新聞處長田玲瑚全權處理,最後敲定在新營文化中心的演藝廳辦理首映會,由縣府贊助部分電影票,免費招待該年度模範兒童及我們學校師生、家長免費欣賞。於是臺南縣政府的首映分享會便敲定在331日(星期二)舉辦,並於44日星期六假期,由熱心教育公益人士(張兆榮等)贊助共2場次招待大新營附近的人士觀賞這部饒富教育意義的電影。

    縣府為了充分行銷臺南縣的產業和學校特色,特別將331日首映分享會的主題訂為「孩子的天空-蘭花的故鄉」,並囑意要本校的創意偶戲團作開場,指導老師蔡瑞頒醫師為了開場戲,精心設計了用布袋戲轉圓盤、耍棍和舞龍舞獅的特技,搭配中國節慶音樂「五聖佛」的配樂,熱鬧非凡,師生賣力演出,隨即炒熱首映會的熱鬧氣氛,樹人國小再次讓人刮目相看。當我們領著教職員工、學生、社區家長們魚貫進入文化中心的貴賓座時,受到特別的注目,在場來自全縣各地的模範生、教師和家長們紛紛鼓掌,那份榮耀讓許多老師和家長雙眼泛著淚光。

蘇縣長、後壁鄉李本源鄉長、賴美惠議員夫婦(賴美惠後來當選合併升格後的臺南市首任議長)、陳坤厚導演、教育處長王崑源(後來轉任臺南市參事)、文化處長葉澤山(後來擔任臺南市第一任文化局長)、演員陳至愷、周幼婷、吳浚愷等主持首映啟動儀式,縣長表達陳導他們到臺南縣取鏡拍電影的歡迎與感謝,並希望這部片子能比海角七號還紅,為臺南縣的產業和觀光帶來無限的商機與效益。陳導則感謝學校的幫忙和縣長的協助,特別要在現場的我和鴻滄老師站起來讓他致謝。此情此景,我感慨良多,回想2006年當初,學校若被裁併,便不會有今日的「孩子的天空-新魯冰花」。

    41日(星期三),華映公司也特別安排一場臺南戲院的首映會,地點就選在新光三越新天地的電影城的最大電影院1號廳,這次華映給學校好幾百張的招待券,讓我們多方邀請關心教育及關心樹人國小的人觀影,有一個人我們一定得邀請,那就是當初為吳鴻滄老師作專訪報導的中國時報洪榮志記者,他盛裝依約前來,再次見到他,感覺比以前更容光煥發。

「常常看到你在臺南市的報導,什麼時候再來學校坐坐,很感激你,一篇報導引來一齣電影,樹人國小永遠記住你的恩情。」我和吳鴻滄老師直向他感謝。

「你們有努力、有付出,才值得我們報導,我還要感謝你們讓我有題材可寫。」洪記者客氣的說。

還有鹽水楊外科診所(電影中搶救古阿明的醫院)的楊玄德醫師夫婦、蔡瑞頒醫師(電影中的判定古阿明沒救的醫師)、安溪國小張麗花校長和教職員工們,提供孩子拍片的校外的學生和家長們,再加上電影公司邀請的貴賓們,偌大的戲院滿滿是人,陳坤厚導演出席主持臺南的首映,他期待大家藉由這部片子,一起來關心臺灣兒童美術教育的問題。

至今,陳導在片中所設計的許多兒童繪畫鏡頭,如:郭雲天老師第一天上課要學生用畫畫出自己的名字、古阿明和林建鴻的龍虎鬥畫,大仙寺的寫生課,都讓我印象深刻,並深深感動,這些美術專業技術他在拍片時,都要鴻滄老師跟在身邊,隨時提供意見,所以拍得很有深度,也因為這樣,鴻滄老師也在該片發行上掛名繪畫指導。

吳鴻滄老師落實生活美育的執著、光明溫暖的人生哲學,與陳坤厚導演希望詮釋的新魯冰花精神不謀而合,於是邀請吳老師擔任影片的繪畫指導,而片中美術班的每個小演員,當然就是樹人國小的美術比賽常勝軍。2009330,中央社記者林靜、陳亦偉的報導)

而片中的國小名稱真的是「樹人國小」,陳導果然守信用,他讓樹人國小永遠存在電影中。參與演出的孩子的許多鏡頭,陳導都刻意保留,沒被刪剪,因為他和吳老師都深切明白,孩子可能這輩子就參與這麼一次拍電影,這些鏡頭和畫面對孩子而言彌足珍貴。

電影上映後,樹人打開知名度,校園內不時出現零星的遊客和參觀者,雖然沒有海角七號恆春的轟動,但越來越多人知道了樹人國小。尤其陳導屢次在受訪中,特別呼籲並關照本校能免被裁併問題,他關心樹人國小大於電影票房。

拍攝期間,《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獲得樹人國小全力支援,動員全校六十多名學生參與演出,所選擇的場景正是樹人國小古色古香的校舍。經過電影前置時期的深度溝通,加上歷經一個月拍攝的朝夕相處,陳坤厚導演深深為樹人國小所吸引,更深切體認小學校的辛苦,因為未滿六十人的學校將遭遇廢校命運。問導演對電影票房的期待時,得到一個非常意外的答案,因為導演關心樹人國小大於電影的票房:「如果票房可以帶動社會對樹人國小的注意,進而引發大家對美術教育的關心,那我會更高興」。2009330,中央社記者林靜、陳亦偉的報導)

儘管片子已經發行過了,陳導仍不時來電關心,如果有南下行程,也必抽空來學校走走聊聊,我們成了好朋友,而他答應在片子發行過後要給曾經支援拍片的同學壓個光碟送他們,前陣子利用回國期間拍新片子勘景南下時守信送來,令人感動,當同學們再看到一兩年前他們曾經參與的畫面,那種充滿美麗回憶的滿足表情讓我們感到欣慰。我跟學生說,參與拍電影是一種很難得的機緣,因為那個畫面將永遠存在。我們也為樹人國小這塊畫布再度添上動人的畫面與亮麗的色彩。

l  一步一腳印

電影的宣傳效應遠比我們想像的大,樹人的校園、樹人的美術、樹人的創意偶戲、樹人的點點滴滴開始為人們津津樂道,接著,許多電視臺、電影和週刊紛紛來採訪,公共電視「下課花路米」節目特別製作2集吳老師的「藏書票」教學,這是國內至今唯一有關版印藏書票的教學影像。

20104月間,TVBS「一步一腳印」新聞節目製作單位聯繫吳老師要拍攝他的故事,吳老師拒絕了!當他跟我談這件事時,我覺得意外也感到可惜,他說:「電影、電視都拍過了,夠了,我只是在做我該做的事,沒必要大肆喧嚷。」我想再勸勸,這是別人求之不得的事,他卻淡然視之。

後來該節目主播張孋嬅鍥而不捨的聯繫兼請託,向吳老師表明這個節目就是要尋覓在臺灣各角落默默奉獻的小人物,節目平實不浮誇,並保證會很用心製作。吳老師強調他的成就不能獨立於樹人國小,除非她們將校長、創意偶戲的指導老師蔡瑞頒醫師等納入報導內容,否則他仍拒絕採訪。張小姐也許是受了他的「威脅」而感動,答應了他的要求。而要將吳老師、校長、創意偶戲、蔡醫師等元素融合在12分鐘的報導中,難度相當高,拍攝時我也替孋嬅小姐擔憂,甚至我覺得她許是在敷衍吳老師,屆時我們的鏡頭將會被喀擦掉。沒想到節目很快被播出,單元名稱就叫「小學校大老師」,原來12分鐘的節目被延長為24分鐘,非常完整的報導吳鴻滄的美術教學生涯、校長的參贊與蔡醫師的創意偶戲等成就,剪接明快,自然流暢,充分展露這個節目的信度與品質。

「小學校大老師」被一再重播,我在不同時間點上經常接到打氣、鼓勵的電話,不管是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甚至還有遠從美國和中國大陸的來電。

這些年來,我懵懂間去當了校長,闖進了樹人國小,受到吳老師的感動,在這個偏鄉而弱勢的小學逐漸找回我生命中逐漸失落的教育熱情和信念。201011月間,中華文化總會《走讀臺灣》的新書發表會選擇在樹人國小舉辦,樹人國小成了《走讀臺灣-臺南縣》的新景點。該會楊渡秘書長和我們相處兩天後,離開學校前特地向我表達:「校長,我一定要跟你說我這兩天來的感觸,你們是用創作的精神在經營這所學校。」

回首前塵,我這個愛塗塗寫寫的校長能遇上愛畫畫的「小學校大老師」吳鴻滄,是上天巧妙的安排,更是《秘密》吸引力法則的另類印證。


引用通告地址: 點擊獲取引用地址
評論: 7 | 引用: 0 | 閱讀: 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