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聯合報20141023邵心杰記者之報導-越冬蝴蝶道 探生命護紫斑蝶
作者:站長 日期:2014-10-23 22:15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新營報導】
每年紫斑蝶會依循固定路線離開越冬棲地,從茂林開始,經過林內、八卦山,再到竹南海邊,銜接成一條蝴蝶的高速公路;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廖金山昨與新營國小學生一起探索紫斑蝶的大遷徒,「適合蝴蝶生存,也適合人類生存」,他邀請學生一起加入護蝶團隊。
廖金山長年在黃蝶翠谷進行蝶類調查,也在美濃社區推廣蝴蝶食草、蜜源的種植。他表示,紫斑蝶雖不是保護類蝴蝶,但全球有大規模越冬行為的蝶類,只有墨西哥的帝王蝶和台灣的紫斑蝶。
他說,日前上山進行蝶類調查,發現六龜、茂林等都有砍伐森林的行為,森林不見了,無法涵養水源,蝴蝶也會不見了。他指出,紫斑蝶是生活環境的指標物種之一,「適合蝴蝶生存,也適合人類生存」,反之亦然。
本校東國民創意偶戲劇團、太鼓隊獲邀於臺南市政府衛生局103年反毒教育博覽會暨人才培訓研習營開場表演 掌聲如雷 新營國小師生一級棒
作者:站長 日期:2014-10-19 19:31
2014年10月16日上午10:30左右,太鼓隊在亮云、婉如和美珠老師的整備下,所有隊員和鼓井然有序的上了衛生局的專車,東國民創意偶戲劇團也又彩排了一次後將戲臺拆卸魚貫搬上車,廖威誠組長和翁聰
慧老師辛苦的指揮幫忙。這兩支隊伍被衛生局遴選為反毒教育博覽會暨研習營作開場表演,地點在成功大學醫學院的t成杏廳。
因為一個月前臨危授命演出,兩支隊伍的指導老師卯足勁設計表演橋段,偶劇團的指導老師蔡瑞頒醫師特別編了「反毒小尖兵大戰毒魔王」的戲碼,太鼓隊的王亮云老師特別加入標語牌的鼓陣,並精選18位同學出陣。中午在成大醫學院的中庭間吃便當,學生們有了不一樣的體驗,我跟他們說,校長先帶你們來成大醫學院體驗,如果喜歡這個環境,大學就到這裡來念,但得好好努力,因為成大醫學院的錄取標準很高。
蔡醫師是我們創意偶戲劇團的指導老師,也是反毒有功受表揚的醫生,創意偶戲劇團在他的引領下表現得比在學校練習時精采,由於劇情饒富趣味,台下不時爆出笑聲。太鼓隨即接續表演,震懾人心的鼓聲整齊劃一,訓練有素,反毒口號的吶喊更是精神抖擻,鼓聲和吶喊聲交雜,產生一種特殊的震撼效果,現場許多觀眾在眾聲嘎然而止時才回過神,激賞得熱烈鼓掌,竟有人感動得不自主留下淚來。
感謝指導老師群蔡瑞頒醫師、王亮云老師、廖婉如老師、廖威誠組長、翁聰慧老師們,更感謝辛苦排練和精采演出的同學們,你們為新營國小贏得無比的榮耀。
附錄: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新聞稿
「美麗人生不“毒”行,勇敢向毒品Say No」,邀請全體市民做伙做反毒志工,共創無毒家園!
根據法務部統計全國毒品施用查獲人數自99年76,242人,至102年82,668人,到了103年6月已達35,239人,本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統計,臺南市藥癮列管總人口數自100年2,689人,至102年3,377人,到了103年6月更躍升至3,605人,較去年同期增加562人。藥物濫用人口的增加,不僅帶給家庭、社會莫大的傷害,同時戕害了青少年以及民眾的自身身心健康。除了新興藥物的特性能夠吸引青少年外,青少年的心理、家庭、同儕、社會環境等因素皆是構成其藥物濫用的原因,因此,期結合機關團體、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毒品防制工作。
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今天舉辦103年反毒教育博覽會暨人才培訓研習營,本市永仁高中慈暉班學生成立多年的醒獅團熱鬧開場,由市長賴清德等人帶領現場民眾500多人宣誓「美麗人生不”毒”行,勇敢向毒品Say No」,市長表示:「年輕人多因好奇而接觸毒品,卻衍生了健康與治安問題,希望大家一起重視毒品危害的嚴重性,一起打擊毒品,共創無毒家園」。
上午由本市衛生局局長林聖哲介紹本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運作模式,接著邀請柳營奇美醫院反毒教育資源中心陳憲煜主任介紹其中心的反毒互動設施以及宣導概況;最後,由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李俊宏主任發表臺南市藥癮戒治及戒癮復健運作模式。透過在地資源的認識,讓市民對毒品防制有更多的認知,共同成為打擊毒品的一份子。
本活動由慈濟北區教師聯誼會近20位的成員,先以話劇演出一名北上讀大學的年輕人,受朋友影響而食用搖頭丸,接著再由講師說明如何運用反毒教材及相關網站資源,為突破傳統說教方法、建立更貼近青少年的反毒宣導模式,下午場除了有本市在地的南英商工電影電視科學生與中心個管師組成的「鳳凰花劇團」,精心改編「四大名著」之一的反毒西遊記,描寫唐三藏師徒五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加入新興毒品防制宣導的趣味演出;還有獲得高中職反毒飆舞大賽第一名的土城高中學生帶來的「子不語:『黑、毒、霸、飆』」精采熱舞;為吸引更多青年學子加入反毒列車,更邀請新營國小「布袋戲創意偶戲劇團」、以及太鼓團為現場民眾擂鼓發聲,再次宣示本市戰毒的決心!
本次活動期透過活潑生動、另類的宣導模式,讓學生及民眾了解毒品的危害,建立對毒品防制的正確認知,整合地方各種反毒宣教機關與人才,讓反毒教育宣導工作之執行,能更貼近民眾,更具整體、普遍及延續性,讓各個領域有志從事反毒工作的夥伴結合一起,共同推廣並宣導反毒。希望能有更多人投入反毒宣教志工行列,從中央到地方,由政府到民間團體攜手合作,期勉大家深入社區宣導,連結有志從事反毒工作之各個領域人才,一起創造無毒家園。
發稿人: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姜美妃
轉貼【聯合報╱記者吳思萍、邵心杰、陳沛佑、楊德宜】20141013之報導-翻轉教學 兩位老師飆淚
作者:站長 日期:2014-10-14 16:34
偏鄉慢學 在小校 可以因材施教
都會探索 在大校 嘗試需要勇氣
帶孩子走出教室學習,是孩子快樂學習的元素,也是翻轉教育的基本功,在都會區受限空間走不出去,在偏鄉受限資源也寸步難行,讓有心「翻轉」的老師都走得很辛苦。
這次觀點對談女主角是教國文蔡玉鳳老師,她來自擁有六十班的台北市升學名校介壽國中,男主角是只有六十一名學生的台南市樹人小學美勞老師吳鴻滄;吳鴻滄讓學生享受慢學,蔡玉鳳必須和時間賽跑,他們用不同方法豐富學生對美的感觸。
兩人一路走來艱辛,但都被家長及孩子感動,蔡老師有家長燉雞湯給她補身子,調皮的女學生畢業後在街上遇到她,熱情問候還抱她「惜惜」,讓她飆淚不止;吳老師談到家長為支持學校藝術牆而賣車湊錢卻英年猝逝,窮苦學生學魔術盼讓病父身體復元,哽咽掉下男兒淚。
在訪談中,兩人都拿出豐富資料受訪,但卻忘了準備衛生紙,採訪數度暫停;一說到遇到好校長,得以「快樂翻轉」,兩人都露出燦爛笑容,覺得自己很幸運。
問:大校、小校老師做翻轉教育有何差別,各面臨什麼難題,如何克服?
吳鴻滄(以下簡稱吳):大校和小校截然不同,以我為例,曾待過學生數上萬的都市小學,一學期教四百個學生,根本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大校老師甚至要代非專長的科目。
大校一個班卅個學生,只能全班畫一個題材;在小校我可以因材施教,照顧到所有學生,程度好的孩子畫較難的題材,其他學生看了會想「下次我也要畫這個」,一班六個學生就有六個題材,彼此學習,進步很快。
偏鄉困境 「什麼都沒有」
偏鄉教書可能面臨困境是「什麼都沒有」,我到樹人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把所有的粉蠟筆、畫紙帶到學校,心裡想著只是要讓孩子快樂畫畫,美術和作文一樣,要有興趣才能學到東西,所以我會帶孩子走出教室,讓孩子在快樂中找題材,但無意中發現孩子也教我很多。在都市學校裡,我能幫學生從八十分進步到九十分;但在偏鄉我可以讓學生從六十分提升到八十分,讓學生有自信,這是我的成就感。
蔡玉鳳(以下簡稱蔡):我羨慕吳老師能帶學生看天看海,但在都市學校教國文和作文就是和時間賽跑,有進度在PUSH,學生每次段考就要考一篇文章,但要寫出好文章得累積能量的,我會告訴學生,真正檢驗是三年後(指會考),也提醒自己莫忘初衷,要照顧到每個孩子,但說真的,做不到。
只要表現好 就帶出去玩
我常會設想學生完全不懂,一切從零教起,讓學生大量閱讀,進而仿作、創作,累積作文能力,對不同孩子用不同策略,一步步帶他們走進文學世界。
在都市學校上課,我不斷嘗試如何讓上課變有趣,只要孩子表現好就帶出去玩,曾有同事說我這樣不太好,別班學生看了也會要求比照,讓我壓力很大,一度想放棄,後來還是決定要讓孩子快樂學習,有機會就走出教室,增加生活體驗。
問:城鄉資源不均,小校如何拉近城鄉差距?大校如何運用資源?
吳:城鄉差距真的很大,鄉下學校開學第一天,我都會要學生準備美術材料,結果全班都沒人帶,因為爸爸媽媽出外打拚,阿公阿嬤都買錯了,這時老師就要想辦法解決,這在都市學校通常不會發生,因為家庭功能不一樣。
開辦課輔 為2萬元忙翻
我常看到偏鄉學生回家後,和阿公阿嬤坐在一起看電視,作業沒寫,學校只能用課輔補救,但開辦要錢,學校主任為了兩萬元經費忙翻天,最後我送人畫作才補足缺口;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學校辦課輔,孩子就有改變的機會。
蔡:我很幸運不必像吳老師那樣到處找資源、找經費,因為多數家長已把孩子照顧很好,我只要多再注意、多關注學生一點,孩子散發出來的力量就很大。
升學畢竟重要,介壽國中資源不缺,但我們常看到孩子學習兩極化,優秀的孩子創意無窮,被動的孩子上課常趴在桌上,家長也找不到方法,我會檢討是否上課不精彩,或幫學生找到興趣,喚起學生的熱情,不這麼做,自己心裡也不舒坦。
吳:我看到年輕老師分發偏鄉,每天通勤一百多公里,薪水不過四萬元,每月油錢要上萬元,有人還出車禍,若無熱情,實在留不住人,政府應注意到這塊,有天我會退休,校長也會調動,但希望學校能辦下去。
我喜歡樹人國小,只要有人來關心學校,再怎麼忙,我都很願意,因為對學生有益。
我們的校務會議就是幾個老師坐在一起,攤開名單一起討論學生需要什麼,大家做事都是為學生,而不是為長官,那一幕讓人感動。
蔡:教改過程辛苦,教育部很多資料不合用,加上老師流動率高,資源無法永續,要老師活化教學並非易事,但我很幸運,有藍麗芬老師引領,校內還有團隊互相激盪協助,我喜歡這樣的氛圍。
拜科技之賜,現在網路平台可以找到需要的教學資料,看到這麼多人無私分享,也期許自己能利用有限時間和體力去做,影響更多人。
等校長的車 看到滿車菜
問:推動翻轉教育,成功關鍵是什麼?
吳:我覺得關鍵在人,初到樹人時,機車半路拋錨,路邊等到校長的車,看到滿車的菜,才知道校長一大清早就去市場買學生午餐的菜,因為比較便宜、新鮮,那是我第一個感動。
第二年來的張溪南校長幫我把學校倉庫整修成美術教室,學生愛極了,從此我很快樂教美術。我很慶幸都遇到好校長,校長是推動翻轉教育的關鍵。
蔡:我剛任教職時,當時羅美娥校長工作再重也笑臉迎人,把「感恩」掛嘴邊,給我很大勇氣;現在林財瑞校長是我的伯樂,他常說要讓有才華的孩子追求卓越,乖巧的孩子快樂成長,艱苦的孩子有揮灑舞台,也成了我的信念。
轉貼20141007聯合報吳政修記者報導-義菲學生新營交流 掌聲四起
作者:站長 日期:2014-10-07 22:55
義大利科里羅尼中古世紀管樂旗隊和菲律賓波比丘大學桑拉民俗舞蹈團,昨天與新營國小交流,每當義大利團隊將旗幟拋到空中,學生們尖叫、驚呼聲四起:「哇,好厲害、好帥」,兩外國團隊也對在地學生的古箏、太鼓表演報以熱烈掌聲稱讚「好可愛」。
新營國小校長張溪南表示,接待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的外國團隊,是學生很難得的國際交流,他請中高年級老師們多教有關義大利、菲律賓的歷史、文化,趁此機會多認識異國文化。
兩團隊觀賞學生的古箏、太鼓表演,給予熱烈掌聲。義大利團隊則表演「旗開得勝」,團員隨著激昂的喇叭樂、擊鼓節奏,揮舞旗幟,搭配迴旋、跳躍動作,互拋旗幟、變換隊形,學生們拍手叫好。
轉貼20141007中國時報蕭婷方記者報導-南瀛藝術節 國小學童友誼接待
作者:站長 日期:2014-10-07 22:51
記者蕭婷方/台南報導
來台參加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的義大利科里羅尼中古世紀管樂旗隊,及菲律賓波比丘大學桑拉民俗舞蹈團,6日至新營國小展開文化交流,義大利旗隊現場教學生打鼓、耍旗、吹長號,氣氛熱絡。
新營國小幼稚園學童演唱客家小曲開場,再由義大利旗隊擊鼓、拋旗,菲律賓團隊表演傳統交際舞,引得現場學童驚呼連連。新營國小校長張溪南將代表台灣特色的香火袋與祥師獻瑞交給兩國隊長,祝福平安圓滿與喜慶,義大利回贈旗隊歷史繪本、菲律賓以代表菲國多元文化的蝴蝶標本回禮。
兩國團員與國小絲竹樂隊、太鼓隊與古箏隊學生共進午餐,國小四年級的杜立丞與李佳晏說著生澀的英語與來賓對話,一度緊張到吃不下飯;午餐結束後、氣氛「解凍」,學生爭先恐後請兩國團員簽名留念。
幼兒園16位可愛寶貝參加全國中小學客語藝文競賽戲劇類比賽榮獲甲等,表現傑出,感謝老師和家長們犧牲假期辛苦陪伴與指導,指導老師彭淑芳的編導功不可沒。
作者:站長 日期:2014-10-05 11:19
10月4日是星期六假期,清早8時左右,大多數的人還在周末的美好夢中,新營附幼的玄關和辦公室已是人聲鼎沸,大人小孩整裝待發準備前往嘉義崇文國小參加全國中小學客語藝文競賽。臆婷主任、倍伊組長,惠君、祥如和韻如老師們都是外地人,為了這次比賽,都犧牲回家省親的時間,倍伊還特別從高雄趕來(她每天都從高雄通勤上班),當然,大班導師惠歆一路辛苦帶領更令人敬佩(她可是103年度台南市Super教師得主)。還有美甄等許多家長,一大早就陪著親愛的寶貝,一路幫忙換裝、化妝、拍照兼指導練習台詞和動作,而最辛苦指導老師彭淑芳更是義務情義相挺,比賽前後不忘叮嚀寶貝們的動作和台詞。更誇張的是老師和家長們製作的道具琳瑯滿目,有大樹、家屋、雞窩、河流等,林林總總,多而大到必須另外請來道具車
運送,幼兒園對這次比賽的用心令人感動。
我們並不是客語區學校,為什麼我們會去參加客語藝文競賽?因為我們幼兒園有一批熱愛客家文化的老師和家長,每年都申請客委會「客語生活學校」的經費補助,進行客家文化的相關課程與活動。彭淑芳老師去年設計歌舞類與賽,今年改高難度的戲劇類,寶貝們在背誦客語台詞時花了許多時間和心力,當然家長和老師們也跟著辛苦,光這一點就該給彭老師、幼兒園老師和參賽的寶貝們掌聲鼓勵。
表演名稱是「神奇6號雞」,劇情述說在一處客家農場,6號雞生不出蛋,成了農場的大事件,母雞們、小白兔、猴子等動物都來幫她想辦法,終於圓滿生出大雞蛋來。寶貝們表演活潑生動,個個聲音洪量,毫不怯場,可惜因客語的熟練度拼不過客語區的學校,雖只獲甲等,但整個努力過程評審看不到,在我心目中,她們就是特優第一名!
看完她們的表演,已是上午11:20,我火速趕回新營小園參加資優班李涵穎老師的婚禮,我特地跟涵穎老師恭喜,並代轉達幼兒園全體老師們的祝福,因為她們還正在帶領出征的小選手們賦歸,無法參加其婚宴。
參加比賽的幼兒園寶貝們為:蜜蜂班-黃昱凱、黃泳畯、黃紀舜、鄭天晴、顏唯臻、陳以珈、黃于蓁。大象班:林慈芸、蕭詩婕、許詠淇、辛傑妮、沈碇富、林尚義、林振凱、張定揚、吳庭毅。這段期間辛苦你們,感謝你們為學校爭光。也感謝陪伴並義務幫忙的家長們:陳淑敏、莊雅今、陳似玉、涂美甄、鄧雅倫、湯惠如、郭明儀和謝青如等。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