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中華日報張淑娟記者2013.7.18之報導-張溪南 戀上台南文史
作者:站長 日期:2013-07-18 20:49
以前在台北任教時,張溪南總愛關起門來創作小說,八十年回到台南後,創立故鄉白河的店仔口文教協會,更擔任市府第一屆文獻委員,自此熱愛家鄉文史,更投入寫作;張溪南表示,很想寫的一本小說就是「鄭成功」,正巧文化局籌編地景文化專輯,得以著作《明鄭王朝在台南》,循著鄭氏王朝的足跡重新認識台南,也了解台南許多古蹟與鄭氏王朝都有著關聯,這也將累積日後寫鄭成功小說的能量。
張溪南也與學校主任黃明漢完成「上帝爺信仰研究」,即將發表;張溪南說,透過寫作認識更多樣的台南,原來台南的文史是如此豐富多元,讓人走進了就捨不得停下腳步,非得要走得更深入不可,如今他沿著一七二線探訪公路文化,將逐一寫下一七二線沿途的庄社。
隨即他要沿著一七二線寫出新營的民權路、日本神社到南瀛綠都心、王公廟、客運車站、後壁區的安溪寮、烏樹林、白河的虎仙墓、仙草埔、關子嶺,並想延伸至一七五線東山咖啡公路;張溪南表示,現在正寫到日本神社在新營,這才了解目前市府民治市政中心、文化局等均涵蓋在昔日神社的範圍內,台南有太多的文史故事,希望透過筆記錄屬於台南的公路文化。(記者張淑娟)
台灣詩路踏青 和睿澤夫婦、素綿、麗卿、冬裕等聽林明堃吟詩
作者:站長 日期:2012-10-08 18:23
10多年了,「台灣詩路」這個社造點一點一滴累積而逐漸豐富,一年比一年成長,古人有十年磨一劍的美談,明堃兄卻有20年再造社區的佳話。對照當初一起從事社造運動的其他社區一一陣亡、消失,不難想像這段路走來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和毅力來支撐。
明堃是睿澤兄的姨丈,許是受姨丈文史社造的感染,睿澤兄接下月津文史發展協會理事長的重擔,他孩子就讀新營國小,又恰逢我新任新營國小校長,以前文史工作的老夥伴們因緣際會又拉在一起,於是他和老婆淽箖邀約我到台灣詩路和明堃兄敘敘舊,自然欣然前往。
2012.10.7(星期日)10時,我偕竹埔的好友王冬裕到達,睿澤一家人也已經來到,因為是假日,三三兩兩的遊客造訪,有的在詩道,有的在美人步道,有的在咖啡小棧裡,明堃兄則一身工作服正在灑水整理環境。我、冬裕和睿澤一家人先漫步在美人步道,享受詩意盎然的田園之秋。
未幾,明堃兄雜務告一段落,便邀一起品茗、嗑牙,在雋永的台灣老歌的旋律中,我們坐在茶亭,秋風徐來,咖啡香參雜田寮的泥香,別有一番情趣。素綿和麗卿送小孩上課後也來詩路感染詩意,明堃兄興來,要吟詩給大家聽,首先吟唱的是程灝的〈春日偶成〉:
雲淡風輕近午天
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
將謂「老漢」學少年
明堃兄將詩中的「偷閒」改成「老漢」,借用酒仙歌的旋律吟唱,傳達出他老當益壯不輸少年家的豪情和閒情,卻也襯托出我們此行的意境。好久好久,沒有這樣偷閒踏青的經驗了,忙於行政事務,那顆心幾乎已不再年輕,那份文學的心也飄飄蕩蕩。如今被明堃兄這一吟唱,稍稍喚回那份失落已久的閒情逸致。明堃接著吟唱有關「鹽田」和「不要嫌棄台灣」,頗有在地化的使命感,讓人感動。
新營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上課講義1-明鄭王朝在臺南
作者:站長 日期:2012-09-07 14:18
一、17世紀的大臺南地景
1661年4月底開始的鄭成功與荷蘭的戰爭,地點就在今大臺南市的境地,城堡和船艦、大員市鎮間的大砲轟隆轟隆,海面的大小戰船軸轤千里,赤崁北地的外灘千萬兵馬搶登,旌旗飛揚,槍砲聲夾雜廝殺聲震天嘎響,鹿耳門水道因鄭成功的偷襲航渡一夕成名,那時海陸大戰的地景和今日大臺南市的地貌,差異很大。
康熙臺灣輿圖(臺南市部分),該圖雖繪於康熙中葉。(國立台灣博物館典藏)
l 以現在永福路和民權路的十字路口作一個地理參考點,17世紀時,這個交界處附近便是文獻上的「大井頭」渡口。
l 大井渡口以東是陸地,渡口以西是臺江內海,海岸邊大約是今新美街接自強街一線。
l 鯤鯓島,荷蘭文獻上稱為「狹陸」,荷蘭築熱蘭遮城所在位置即是沙洲最外端的一鯤鯓。
民權路與永福路十字路口的大井頭遺址
l 當時和赤崁大井頭對渡的渡頭在今石門國小東側,也就是說石門國小東側的大員渡頭(即後來的安平鎮渡頭)和大井頭渡口間,約有3公里寬,在17世紀時是汪洋一片的臺江內海,來往必須靠舢舨船航渡。其波瀾壯闊的景象有高拱乾〈安平晚渡〉的詩境可供想像:
1664年熱蘭遮城細分圖,可以大略看出17世紀大臺南的地景(圖片來源:《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老地圖》)
日腳紅彝壘,煙中喚渡聲。 一鉤新月淺,幾幅淡帆輕。
岸闊天遲暝,風微浪不生。 漁樵爭去路,總是畫圖情。
二、荷蘭建熱蘭遮城城
l 1624年8月1日,大員第一任長官馬爾登‧宋克(Martinus Sonck)率領從澎湖撤退的所有荷蘭人員與船隻來到南臺灣,在台江內海西南側突出的沙洲上築起一座城堡,荷蘭人稱此沙洲為「Taijoan」(大員),本地的稱呼是「一鯤鯓」或「大鯤鯓」(今臺南市安平區)。
l 這座城堡剛建造時頗簡陋的,利用澎湖拆下的舊材料建造,城四周以木板做城牆,城堡長約11路德(1roede約為3.8公尺),寬8路德,以沙丘為基地。1627年9月以荷蘭的「熱蘭省」(Zeeland)為名,被命為「熱蘭遮城」(Zeelandia),並逐步擴建。
l 1633年1月完成最上層四個稜堡的建築,砌牆圍疊而成,併舉行命名儀式:西南稜堡稱為Middelburch(密特堡),東北稜堡稱為Vlissingen(佛力欣廉堡),東南稜堡稱為Camperveer(坎貝爾費堡),西北的砲臺稱為Arnemuiden(亞爾模典堡),還記錄了水道路口那個碉堡的名稱為Zeeburch。
l 1639年11月又完成斜壁4個圓堡和沙丘上的烏特勒支堡(Uytrecht),城堡完全建好是在1640年10間。
可能由大衛‧得‧所羅那(David de Solemne)於1635年底所繪製的大員設計圖,圖中熱蘭遮城與漢人居住的大員市鎮已有相當規模,典藏處:奧地利維也納。(圖片來源:《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老地圖》)
在C.E.S:《被遺誤的臺灣》書中卻點出其建造地點的選擇忽略了「地勢」的致命錯誤,書中提到烏勒特支碉堡所在的那個高地的大漏洞:距城堡「不過一手槍射程的地方」,對城堡形成極大的威脅。為了補救這個要命缺點,才又建造了烏勒特支碉堡。但是這個補救措施顯然沒有發揮功效,因為這個漏洞成了日後鄭成功圍攻熱蘭遮城的致命傷。
1662年2月間攻下熱蘭遮城後,鄭成功將該城及其附近之大員市鎮改為和他故鄉名稱一樣的「安平鎮」(舊時福建安海鎮、石井鎮皆屬南安縣,舊稱安平)。王府也由承天府(原普羅民遮城)移往安平鎮(熱蘭遮城),為方便外城南邊的出入,特在城堡南牆開一小門,以春秋時代鄭國的南門之名取為「吉失門」(吉、失兩字有「門」字外包),取鄭莊王、武王不因地小,仍枕戈待旦、禮賢下士、逐鹿中原的歷史故典,用以引喻並自我惕勵:臺灣雖小,亦能有大作為。荷蘭的熱蘭遮城蛻變為鄭氏王朝的安平王城。
三、郭懷一事件
l 起因:當鄭成功在1652-1659年間的征戰,已經由一個海霸之子逐漸蛻變成雄據東南沿海的新霸主,儼然取代了其父鄭芝龍的地位,對佔據大員的荷蘭造成重大威脅。這段期間,大員和赤崁也不太平靜,1651年,荷蘭人將來自中國的漢人的人頭稅由4分之1里耳提高到2分之1里耳,造成不滿,甚至動用武力於晚間挨家挨戶催討,引發民怨。
l 衝突點:1651年臺灣種甘蔗面積又大幅下降,造成許多中國移民來的漢人沒了工作,生活窘困,於是當時的農民頭家郭懷一和黑鬚新哥(Sincko Swartbaert)、龍官(Lau-Eecko)等人密謀在中秋之夜(1651年9月29日)宴請荷蘭人時起義,並聲稱已經和在廈門的鄭成功取得聯繫,說鄭成功將派遣強大的艦隊和3萬士兵增援,聯合攻打荷蘭。不料消息外洩,因此不得不倉促提前到9月7日。
l 過程:郭懷一所率領的農民革命剛開始氣勢不錯,響應群眾多達4千多人,很快就攻佔赤崁的普羅民遮市,並幾乎燒毀整個普羅民遮市的房屋(除幾間磚造房屋外),但是因為使用武器相當簡陋,多為石塊、弓箭,大員馬上增援武器精良的荷蘭士兵1百多名上岸反擊,又從新港、麻豆、蕭壠、大目降及南區各社徵集6百多名原住民戰士加入圍剿,使得郭懷一隊伍一路往東邊的高地節節敗退,被逼退到距離普羅民遮市5荷里處的山谷裡。荷蘭利用熟悉地形的原住民打前鋒,攻入郭懷一大本營,郭懷一陣營因為缺乏行軍作戰的訓練,人數眾多卻自亂陣腳,瞬間土崩瓦解。
l 結果:郭懷一在逃亡途中被赤崁的原住民用箭射死,6個漢人起義首領被捕,黑鬚新哥(Sincko Swartbaert)和龍官(Lau-Eecko)儘管被嚴刑拷打,致死都沒有招認半句,壯烈赴義。事件一直到9月19日才算徹底掃蕩結束,持續12天的農民叛亂,總計有3、4千人的漢人被殺。
四、荷蘭建普羅民遮城
l 郭懷一事件後,荷蘭人決定建造普羅民遮城,外要預防對岸鄭成功的進犯,內要防堵島上漢人的變亂,於1653年9月25日奠基,開始建造,徵調500位當地漢人農民義務勞役,歷經2個月建成。
l 它是一座防禦性能良好的堅固工事,至少不怕島上的人發起攻擊,同時可作為急用的避難和防衛之地,特別是可供赤崁地區緊急時候要躲入城堡內的人應急使用。由長官西撒爾(Cornelis Cesar,第11任臺灣長官,任期1653-1656年)先生於9月25日奠基,正式動工修建。
l 巴達維亞總督馬特索科爾總督在給荷蘭當局的報告中說到普羅民遮城的命名(「荷蘭7省聯合」之意),及其建造設計上的錯誤,原本要建在東邊的高地上,卻被建在海邊。也提及徵調500名農民義務修築2個月,還怕這些被徵調的農民造反。根據這份報告所言2個月時間完成,那麼普羅民遮城建成的時間應該是在1653年年底或1654年年初。
l 此城是疊磚建造而成,南北角有瞭望臺,還有古井與地窖兩所,預留戰備水源和糧食。這座城堡就是今臺南市「赤崁樓」的前身,目前尚有當時荷蘭人興建的面西原始入口遺址。
五、《熱蘭遮城日誌》發現鄭軍的記錄
在《熱蘭遮城日誌》1661年4月29日的記錄中猶輕描淡寫:「星期五,陰天,早晨下了些雨。這城堡的法庭上午開庭。」,並沒有大軍掩至的肅殺氣氛,直到4月30日,才有大員西北方海域上有不尋常的眾多中國戎克船的記載:
早晨6點半……距離北邊泊船處的半哩(mijl)處,有不尋常眾多中國戎克船,向鹿耳門下來,顯然,是從中國來的國姓爺的軍隊……
大員的荷蘭當局發現鄭成功艦隊後隨即做了一些緊急應變,要逗留在熱蘭遮城的猫難實叮連忙趕回普羅民遮城,並控制所有中國人的行動與船隻。
六、鄭成功騎長鯨的傳說
《臺灣外紀》在寫到鄭成功由何斌引領率領大軍從鹿耳門進入臺江內海的過程時,有一段關於鄭成功騎長鯨從鹿耳門迂迴游漾的傳說:
何斌開溜到廈門後的某一天的午後,大員忽然天氣大變,海浪滔天,聲震雲霄,令人戰慄,直到半夜才停。隔天,荷蘭長官揆一等人登熱蘭遮城朝海邊望去,赫然驚見一個有裹戴頭帽、穿紅衣服的人,騎著一頭長鯨從鹿耳門那頭迂迴游去,並繞過赤崁城後消失不見。揆一等人面面相覷,都以為是夢境。一直到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鹿耳門進犯時,還胸有成竹認為鄭成功的船艦逃不過熱蘭遮城的大砲,沒想到鄭成功所有的船艦都繞過熱蘭遮城的大砲,藉著潮水從北方的鹿耳門進入並搶灘,想發砲砲擊也都在射程外了。
這個騎長鯨的傳說生動有趣,時至今日仍流傳在臺南市。
七、登陸之戰
《熱蘭遮城日誌》1661年9月7日提到投靠荷蘭人的中國人Tansaa(音譯為陳三)供稱:
他們(指鄭成功大軍)按照那三艘舢舨的走法進入鹿耳門水道之後,很快就有30到40艘舢舨,從此地很興奮地去接他的士兵上岸(當指在禾寮港一帶上岸的情形)。馬爺(馬信)率領那些南京的戎克船(Nanquinse joncken),帶頭前進,國姓爺在前頭的第8或第9艘船上,那是一艘舸仔船,船上飄揚一面白色旗幟和一頂絲製華蓋。在禾寮港(Oijlaukan),又稱為Smeerdorp的地方,有很多手推車(karren) 準備好了,把鐵製的武器,例如:頭盔,鐵甲等物載往赤崁。
登陸後,大約在下午1點半左右,鄭成功的部隊幾乎已經將普羅民遮城包圍,城的南北都有鄭軍的紮營,最糟糕的是和熱蘭遮城的海陸交通也被切斷,孤立無援。這在《梅氏日記》中有很生動具體的記錄:
敵軍全副武裝,士氣高昂地從位於新港車路旁的Jan Son的農園,越過高地,擊鼓吹笙行軍而來,其中有幾個騎馬的。她們的軍隊有數不完的漂亮絲質旗幟旛旒,頭戴光亮的頭盔,手握大刀,迅速沿Inding的路,經過哈根那(Hagenaer)森林,來到海邊的小森林,在普羅民遮北邊,公司的庭園、小溪後面紮營,在那裡搭起上千個白色帳棚,時間是下午1點半。
鄭軍登陸後,很快的由北向南移動,一支繞過普羅民遮城,先朝東沿Inding的路在經由哈赫納爾(Hagenaer,意即海牙人)森林,布署在普羅民遮城南邊;另一支直接在普羅民遮城北邊的「公司庭園」小溪後方紮營,南北包抄,將普羅民遮城團團圍住。
八、鄭軍和荷軍的兵力比較
| 鄭軍兵力 | 荷蘭兵力 |
士兵 | 有說12000人,有述20000人、25000人,更有記30000人,可能分批前來。在圍攻普羅民遮城的時候應該只有先遣部隊約12000人。 | 約2200人(這其中括雅科布‧考烏(Jocob Caeuw)帶來的援軍700名士兵) |
船艦 | 約300艘。 | 大員原來4艘加上雅科布‧考烏(Jocob Caeuw)從巴達維亞城前來增援的11艘,計約15艘。 |
九、台江內海激烈海戰
除赤崁陸地的反擊外,近中午時刻,大員議會決定以海軍突襲北線尾的鄭軍,由隊長Thomas Pedel(中方文獻譯為「拔鬼仔」)率領四搜船艦運載200個士兵去北線尾附近攻擊宣毅前鎮陳澤的海軍,儘管主力艦den Hector(海克特)號、's Graavelande(斯‧格拉弗蘭)號的砲火技術較先進,具有優勢,但這兩艘主力艦很快就被數十艘大小不一的戎克船包圍,當他們接近敵船時,便有一批死士攜帶炸藥筒,或投擲、或躍入敵艦中,可奪之便奪之,不可奪之便炸沉之,於是den Hector(海克特)號沒多久便起火爆炸。
德國士兵阿爾布烈‧赫波(Albreht Herport)繪於1662年的大員鳥瞰圖,為當時的鄭荷海戰留下珍貴的畫面。(圖片來源:《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老地圖》)。
雖然大員當局研判den Hector(海克特)號是因自家船上火藥爆炸而沉沒,事實上可能是被鄭軍偷襲炸沉的。 's Graavelande(斯‧格拉弗蘭)號見苗頭不對邊打邊退,de Vink(白鷺)號因戰鬥力不強始終不敢靠近,Maria(馬利亞)號則逃向巴達維亞城去了。而率領200名士兵在北線尾登陸的Thomas Pedel隊長仗著優勢的火繩槍,過分輕敵,受到數千名鄭軍的的圍攻,鄭軍利用地形的優勢,兩面包抄荷軍,荷軍陣腳大亂,很快被擊潰,Thomas Pedel雖然企圖穩住局面,但士兵丟槍棄帽,拼命逃竄,沒有人聽他的指揮,最後陣亡110名士兵,連自己也戰死在北線尾的沙地上。
十、荷蘭人筆下的鄭成功;普羅民遮城投降
5月4日,猫難實叮不得不命令梅氏和土地測量師Herman Verbiest攜帶那份已擬好的條款去見鄭成功。梅氏在日記中對於第一次見到鄭成功本人的情景顯然記憶深刻,對鄭軍的陣容、武器、軍裝、國姓爺的排場和他的動作表情都有很具體和生動的記述,約見的地點在普羅民遮市鎮的後面:
那帳幕前面有一對護衛軍,估計約有武裝士兵6百到8百人,兩邊各列3行,他們帶著很多旗幟,武器用黑色綢緞套著,綢緞用各種顏色的絲和黃金很精緻地繡著獅頭和龍頭。他們的頭盔都有一束毛,跟所有士兵一樣,約有一呎長(約30公分),替代羽毛高立在頭盔上,他們的大刀閃亮如銀,看起來相當古典,好像古羅馬人的樣子。我們必須從他們的中間走過去。走到那護衛軍的中途時,我的同伴帶著那面白旗被留下來,我則被帶到國姓爺的帳幕去。
國姓爺作在帳幕正中央的一張桌子後面,桌子鋪著繡得很貴重的桌巾,他身穿一件未漂白的麻紗長袍,頭戴一頂褐色尖角帽,式樣像便帽(muts),帽沿約有一個拇指寬,上頭飾有一個小金片,在那小金片上掛著一根白色羽毛。他後面站著兩個穿黑綢長袍的英俊少年,每個都手拿著一面很大的鍍金扇,高約8、9呎(240到270公分),寬約3呎(90公分)。在他兩旁站著5、6位最主要的官員,一律穿黑色衣服。
鄭成功文物館內依據《梅氏日記》的內容,模擬梅氏初見鄭成功的立體場景雕塑。
我猜他年約40歲,皮膚略白,面貌端正,眼睛又大又黑,那對眼睛很少有靜止的時候,不斷到處閃視。嘴巴常常張開,嘴裡有4、5顆很長,磨得圓圓、間隔大大的牙齒。鬍子不多,長及胸部。他說話的聲音非常嚴厲,咆哮又激昂,說話時動作古怪,好像要用雙手和雙腳飛起來。中等身材,有一條腿略為笨重,右手拇指戴著一個大的骨製指環,用以拉弓。
梅氏把猫難實叮擬好的條約地給鄭成功看,鄭成功一陣吆喝後,對梅氏說,還好這議降的信件及時送到,否則他馬上就要發動總攻擊,所有普羅民遮城的荷蘭人都得死。鄭成功答應猫難實叮的所有條件,准許土地、物品、房子和奴隸都可以保留使用,唯獨所有人員不准撤往熱蘭遮城。最後幾經折衷,議訂將城內投降的人員運往馬尼拉或其他地方。
5月6日,猫難實叮交出鑰匙,撤離城堡。當時城堡裡約有270人,統統先撤出到普羅民遮市鎮上,鄭成功正式進駐普羅民遮城。
十一、普羅民遮城蛻變為赤崁樓
鄭成功攻下普羅民遮城後,進駐此城,設承天府,此城成為全島最高行政中心,俗稱赤崁樓。鄭經裁廢承天府,赤崁樓成為儲存火藥的倉庫。清治時期,朱一貴造反時,將赤崁樓的鐵製門額拆去熔製武器,赤崁樓愈漸荒廢。清乾隆53年(1788)為褒揚福康安將軍平定林爽文事件,將平定過程以漢文、滿文鏤刻在8塊長方形石碑上,立於赤崁樓前的石贔屭上(鄰近清治時代臺灣知府衙門),供人瞻覽。
福康安平定林爽文的九座贔屭碑,原本立於赤崁樓西面的前方,民國49年(1960)被移置今海神廟臺基南邊排列。
清初,台江內海尚未淤填,赤崁樓前可觀浪潮,舟影點點,「赤崁夕照」是當時著名的台灣八景之一。19世紀後半葉,大士殿、海神廟、蓬壺書院、文昌閣、五子祠等建築,先後蓋在赤崁樓的原址上,赤崁樓頓時成了廟、院、閣、祠、殿等各種不同建築雜陳的展示場。日治時期,赤崁樓一度充當陸軍衛戍病院,蓬壺書院因地震倒塌大半,五子祠也毀於颱風。1944年日人拆除前大士殿時,又重新發現了普羅民遮城的舊堡門入口。
民國49年(1960)福康安平定林爽文的九座贔屭碑,被移置海神廟臺基南邊排列,之後,赤崁樓又歷經多次整修,移除了不少朽木,卸換上許多鋼筋水泥的柱樑,並獲得當地社區捐贈南邊空地,闢為園林,遂將入口由西面改為臨民族路的南向,一度作為臺南市立歷史博物館,民國71年(1983)被列為國定古蹟。
十二、熱蘭遮城揆一投降
十三、鄭成功猝逝與死因
十四、全臺首學(孔廟)麻豆水堀頭三部曲
作者:站長 日期:2010-10-21 18:21
新營的崛起- 講稿
作者:站長 日期:2010-09-09 13:08
新營思想起--從倒風內海四大汊港到新營的崛起
l 清代老地圖(一) 【台灣略圖】 繪於清康熙20年(1681)
l 清代老地圖(二) 【台灣府志總圖】 繪於清康熙35年(1696)
l 清代老地圖(三) 《福建通志》中的【台灣府圖】 繪於清乾隆2年(1737)
l 清代老地圖(四)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 繪於清乾隆32年(1767)
l 清代老地圖(五) 【皇輿全圖】 繪於清乾隆26年(1761)
l 清代老地圖(六) 【大清一統輿圖】改繪版 繪於清乾隆54年(1789)
l 【茅港尾、倒風港、台江內海各時期浮覆地略圖】(何厚增繪)
l 四大汊港文獻:
n 鹽水港:在縣治西南四十里;由冬港東入。
倒風港:在縣治西南六十里。分三支:
北為鐵線橋港、南為茅港尾港、西南為麻豆港。
麻豆南曰灣裡溪。
--《續修台灣府志》〈山川〉‧諸羅縣 清乾隆 25年(1760)
n 何厚増認為「倒風港」、「麻豆港」「茅港尾」、「魍港」、「蚊港」等名詞乃是因為長期音轉字異所形成,其實指的都是同一個「麻豆社人活動的地方」。
l 茅港尾風華:
n 舊茅港尾街在今下營鄉茅港尾村,在倒風內海未陸連時,是繁華熱鬧的汊港之一。荷蘭時期記為「Hoem Cang-Booy」,明鄭軍備圖記為「梅港尾」。
【邑治至府一路市鎮,此為最大。】
--《續修台灣府志》 清乾隆 25年(1760)
【茅尾港(海汊。往郡大路,有橋。商船到此載五穀、糖、菁貨物。港水
入至二太爺莊止)】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清康熙56年(1715)
n 茅港尾發展為諸羅縣治到台南府城之間的最大市鎮,並且是兩地之間的中繼站,在康熙55年(1716)就設有驛站,專供過往 的官宦家眷歇腳住宿的地方。還有「戲館埤」,「暗街仔巷」,有過繁華喧囂的歌樓舞榭,專供過往官家旅人商賈排解鄉愁與寂寞,盛況有如「小揚州」。
l 鐵線橋風華:
n 鐵線橋因地理位置之重要,早在荷治時期就有該地名,在荷人戶口資料記為「Terramisson」清康熙年間已逐漸發展為台南府城到諸羅縣北路的必經要道,清康熙57年(1718)的〈重建茅港尾橋鐵線橋碑誌〉這樣形容當時之盛況:「廛閭鱗次,商旅輻輳」。
n 一直到康熙61年(1722),鐵線橋一度更名為「通濟橋」,更名緣由和嘉南平原「東邊晴西邊雨」的春天西北雨景象有關聯:
【臺邑春日雨澤獨少。鐵線橋以北,大雨滂陀,橋南無一滴。梁觀察文科
惡其限於南也,改名通濟橋。】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一〈赤嵌筆談〉,
清康熙61年(1722)
n 在通濟宮(舊廟)與伽藍廟之間,是當地目前保留相當完整的老街屋,兩旁街屋約有50多戶(目前常住有30戶左右),連棟共壁,下磚牆、上屏仔壁、紅瓦,有長廊,廊前還有砌磚的方柱,屋寬約3
n 《諸羅縣志》〈藝文〉:
【聚落魚鹽市,通衢負販居。潮頭低窄港,橋背受輕車。】
可見當時有熱鬧的魚市和鹽市,還有許多供來往商販歇腳的衢巷,高捲的潮
浪拍打港岸,鐵線橋上不但可以行人,還可供輕便的推車通行。
l 茅港尾、鐵線橋的沒落:
n 倒風內海的海路促使它們迅速發展,而倒風內海的嚴重陸化更使它們驟然沒落。
n 全盛時期應是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時值清康熙至乾隆初期年間,當時只有急水溪、曾文溪注入倒風內海,倒風內海浮覆較緩慢,直到乾隆16年(1751),八掌溪因大洪水而改道,原經冬港入海,改由汫水港注入倒風內海,加速倒風內海的陸化。
n 到了19世紀,又歷經多次大洪水,南瀛海岸線更向西移,造成鐵線橋、茅港尾、麻豆(水堀頭)等的沒落,唯獨鹽水港因居於地方區域中心的樞紐位置,仍然繁盛……
l 鹽水港風華:
n 清道光年間,鹽水街附近郊戶林立,倚著港口的藏興街每天來往貿易的商販更是多如過江鯽,儼然為區域行政中心 。
n 繁盛時期曾築有城廓,城內有水濠。
n 鹽水港廳時代和台南廳平起平坐,管轄範圍涵蓋布袋莊、白河莊、新營街、柳營莊、前大埔莊、麻豆街、牛挑灣莊、鹿草莊等地,這時鹽水港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n 全盛時期曾有七大街:竹仔街、米仔市(今朝琴路)、布街(今三福路)、伽藍廟街、半街仔、媽祖間街(今中正路前、中、後段) 、 橋南老街(今橋南街)、後街(今中山路段)
l 鹽水港的沒落原因:
1.物換星移,滄海變桑田,港道淤填。
2. 1855年,鹽水爆發大瘟疫(疑為霍亂)時間長達25年,病死者每年都超過
500人。
3.明治38年(1905)日人興建縱貫鐵路,鹽水地方人士恐縱貫鐵路會破壞當
地風水,反對興建鐵路。
l 新營的崛起:
n 當鄭氏部將何積善率領部下開發鹽水港時,新營一帶仍為荒蕪之地,後來部分屯兵紛紛往內地墾殖,在本地開闢出一個新屯墾區,喚為「新營」,在鹽水的舊屯墾區便稱為「舊營」 。
n 《臺灣府輿圖纂要》 (1862-1874),清楚記載它只是「太子宮保」裡的一個莊:
【太子宮保(莊四。城西南方四十五里起):太子宮莊(四十五里)、角帶
圍莊(四十五里)、新營莊(四十五里)、舊廍莊(五十里)。】
n 日治初期,於明治34年(1901)時將全省地方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廢縣為廳,全臺改設二十廳,當時新營雖已發展為街,但仍然屬於鹽水港廳轄下。
n 明治34年(1901)縱貫鐵路線的新營火車站設立,明治41年(1908)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新營新式交通網正式開通,為新營的繁榮開啟新頁。
n 明治40年(1907),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新營設立總社事務所,並建造糖廠,以製糖業為背景的新興街市應運而生,這是新營市街勃興最重要之關鍵,新營遂逐步取代鹽水港的地位。
n 新營布袋間的糖廠小火車於明治41年(1908)通車營運,更加促進新營之繁盛,紙漿工廠、酒精工廠等也紛紛設立,人口逐漸增加,新營街市一直拓展,連結王公廟莊,發展出日治時期台灣南部重要的工業都市。
n 明治大正9年(1920),廢廳改為州、郡、街、莊制,新營遂取代鹽水,一躍為郡的行政中心,設郡役所,新營郡轄下新營莊、鹽水街、柳營莊、白河莊、番社莊(今東山)等。
n 光復後,民國35年將全台灣省行政區域重新劃分為5個省轄市及16個縣,其中將原來的大台南縣和嘉義市合併,再切割分為台南縣、嘉義縣、雲林縣,原來的新營、新化、新豐、北門、曾文等五區(郡),仍歸為台南縣所屬,並將縣治設於新營鎮。當時新營因人口數不夠,仍只是鎮的規模,一直到民國70年(1981),新營才由鎮升格為縣轄市。
l 新營街市的時空概述:
n 日治時期,因為火車新興運輸的影響,新營商街起先由新營火車站前崛起,再加上縱貫公路逐漸發達,火車站加上公路客運站,匯聚大量人潮,商街於是逐次延伸。由中山路連結復興路、延平路的倒Y字型街於焉形成。
n 中山路原係縱貫公路的路段,是南來北往的要道,向東北可通白河、嘉義,朝西南可連結鹽水、柳營,所以是新營市街最早期的商街。街面的建設是在日治昭和8年(1933)由莊升格為街時開始規劃,到大正9年(1920)時拓寬為
n 現中山路上尚保存有幾幢當初所建的洋式街屋,富田芳郎稱之為「大正型之代表的商店街」,所興建的年代和新化老街約同時,屬於傾「巴洛克」式的改良型「台灣街屋」。
n 中山路和中正路街交接處的舊圓環,是舊時商街與行政的中心,郡役所設於今台南縣警察局處,街役場設於今新營警察分局處。
n 在中山路往鹽水路段發展出復興路,往柳營路段發展出延平路,交會的三角點,因為人潮、車潮流量相當大,常造成擁塞現象,於是早期設有交通指揮台,本地人俗稱為「交通台」。這三角地帶發展為傳統市集,不但商販群集,商街林立,附近全盛時期還有三家戲院(新舞台戲院、新營戲院、康樂戲院),早期本地人戲稱為「新營的西門町」。
n 早期這個倒Y字型街道四周工廠林立,東南側為台糖廠房,西南方靠太子宮處有紙漿工廠,東北方的王公廟附近有「藥仔會社」,新營工商業逐漸發展,原有街道漸次拓展。
n 首先於民國49年(1960)拓寬三民路,民國65年(1976)拓寬中正路,民國71年(1982)拓寬民族路,民國73年(1984)闢建新進路,民國74年(1985)拓寬民生路,民國82年(1993)陸續完成健康路、太子路、中正路等拓寬工程,民國83年(1994)新闢連結高速公路的外環道路長榮路完工,由於這些重要街道陸續新闢或拓寬,新營市街也逐漸由最早的中山路、復興路、延平路往外作格子狀連結,開展出今日的街容。
l 新營街市發展的瓶頸:
新營市街因受限東南方的急水溪河道與西邊的高速公路,街區發展只有朝北發
展,所有新興重劃區與新闢道路皆往北移。
l 新營糖廠與五分車:
n 新營糖廠曾為台糖公司3大總廠之一(另兩廠為虎尾、屏東糖廠),全盛時期運輸製糖原料甘蔗的鐵道線路長約
n 民國90年(2001)起,新營糖廠關廠,不再製糖,台糖總公司將朝「鐵道文化園區」規劃發展。民國92年(2003)台糖新營糖廠的五分車配合柳營鄉酪農區牛乳文化節活動,再度啟動,為「五分車懷舊之旅」掀起高潮。
l 王公廟與藥仔會社:
n 新營舊稱「王公廟」的地方,在今王公、大宏兩里處;以民治路為界,北邊為王公里,南邉為大宏里。成莊約清乾隆年間,民治路與民族路交叉路口的「同濟宮」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奉祀陳聖王(即開漳聖王)及六府千歲,由於六府千歲俗稱「王公」或「大人」,故一般稱同濟宮為「王公廟」,久而久之,具有指標的廟名逐漸演變為地名。
n 日治時期王公里境內曾建有「台灣生藥株式會社」,專門製造瘧疾特效藥與軍用麻醉藥品,號稱是遠東最大的藥廠,本地人稱「藥仔會社」。光復後,改為「台灣醫療物品股份有限公司」,歸衛生處(今衛生署前身)管轄,數年後公司倒閉,員工遣散。昔日藥廠規模龐大,廠區涵蓋今新東國中、地檢署檢察官辦公室、調查站、監理分站、「敦睦新村」舊眷區等,當時人稱「一間藥仔會社勝過三間糖廠」 ,顯見當時藥仔會社的規模和氣勢之大。現在該地區學校林立,儼然成為文教區,週邊農地也全部變更重劃為建地,許多建商投資興建新販厝,大興土木,外來人口陸續遷入,人氣逐漸匯聚、興旺。
l 豆餅會社:
n 日治時,位於民榮里的裕民路上原有磚窯,於是居民在濟安街與興農街口立有一塊「張天師五雷鎮守」的石敢當,防止磚窯破壞地理。光復後,有學甲人龔聯禎買下磚窯改營豆餅會社,佔地約有7、
n 後來因為專供飼料的豆餅為便宜的新興飼料產業所取代,龔家一度改營製麻廠,又到泰國轉投資豆仔油、糙米油生意,盛極一時的豆餅工廠淪為記憶,只留下裕民路上幾排矮房的舊時員工宿舍和新進路二段上的幾間舊倉庫供人憶往。
l 新營公園與南瀛綠都心:
n 位於新營文化中心旁的舊體育場,日治時為日本新營神社,神社的建築物就在今日的署立新營醫院。光復後闢為五號公園(俗稱中山公園),規劃為露天體育場,其旁建有游泳池,並將原神社改建為新營醫院。
n 舊體育場用地原為新營郡財產,屬新營市、柳營鄉、鹽水鎮、後壁鄉、東山鄉、白河鎮等鄉鎮共有,光復後由縣府財政局管理,民國77年(1988)起,縣府委由新營市公所管理,民國85年(1996)將「中山公園」更名為「新營公園」,並立碑紀念。
n 近年,台南縣政府城鄉發展局為因應現代都市的需求,結合縣府前廣場與新營公園附近之綠帶,在取得新營市公所的同意與支持下,積極推動「南瀛綠都心」整體空間改造計畫,重新形塑該區原來零散的開放空間系統與環境品質。
l 從老街興替的歷史中得到的啟示:
l 所以你必須……
從藍染到無米樂,菁寮激盪臺灣農村新價值
作者:站長 日期:2010-09-07 22:33
從藍染到無米樂,菁寮激盪臺灣農村新價值
l 菁寮曾經是後壁地區最繁榮的街市
菁寮地名起源於「菁仔」這種古老的農作物,現代人多不識其為何物,殊不知在早期它可是重要的物產,產值和五榖、糖產等並重,《諸羅縣志》等舊方志提到舊時港汊時,都會有「商船到此載五穀、糖、菁貨物」的文字。菁寮曾經是「藍染」的重鎮,當地遍植菁樹,葉和嫩枝可加工製成染料,因存放染料的「菁仔桶」必須搭建草寮以免雨淋日曬,就這樣被稱為「菁仔寮」。
菁寮因位居舊鹽水港腹地,又在八掌溪畔,船舶可達,是連結舊鹽水港、下加冬街、諸羅縣城的要衝,至少在清同治年間已形成街市,屬下加冬保38庄之一。日治初期後壁地區屬菁寮最為繁榮,以今南82線與南85線的十字路口為中心,發展出熱鬧商街,不但有旅館、販仔間、撞球間、酒家等,還擁有後壁地區唯一的戲院—菁寮戲院。後來新的縱貫公路與縱貫鐵路於日明治年間開通,由於這兩條主要幹道都偏往菁寮東側的後壁寮附近,並設有火車站(1902年),遂逐漸繁榮,終於取代菁寮成為該地區的行政中心。
光復後,菁寮地區分成菁豐村、菁寮村(南85線路以西)、墨林村[1](南85線路以東)、後廍村、坎頂村等。所謂無米樂社區便是以墨林村、菁寮村和後廍村這三村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