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藍染到無米樂,菁寮激盪臺灣農村新價值
l 菁寮曾經是後壁地區最繁榮的街市
菁寮地名起源於「菁仔」這種古老的農作物,現代人多不識其為何物,殊不知在早期它可是重要的物產,產值和五榖、糖產等並重,《諸羅縣志》等舊方志提到舊時港汊時,都會有「商船到此載五穀、糖、菁貨物」的文字。菁寮曾經是「藍染」的重鎮,當地遍植菁樹,葉和嫩枝可加工製成染料,因存放染料的「菁仔桶」必須搭建草寮以免雨淋日曬,就這樣被稱為「菁仔寮」。
菁寮因位居舊鹽水港腹地,又在八掌溪畔,船舶可達,是連結舊鹽水港、下加冬街、諸羅縣城的要衝,至少在清同治年間已形成街市,屬下加冬保38庄之一。日治初期後壁地區屬菁寮最為繁榮,以今南82線與南85線的十字路口為中心,發展出熱鬧商街,不但有旅館、販仔間、撞球間、酒家等,還擁有後壁地區唯一的戲院—菁寮戲院。後來新的縱貫公路與縱貫鐵路於日明治年間開通,由於這兩條主要幹道都偏往菁寮東側的後壁寮附近,並設有火車站(1902年),遂逐漸繁榮,終於取代菁寮成為該地區的行政中心。
光復後,菁寮地區分成菁豐村、菁寮村(南85線路以西)、墨林村(南85線路以東)、後廍村、坎頂村等。所謂無米樂社區便是以墨林村、菁寮村和後廍村這三村為主體。